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9|回复: 1

[转贴] 太阳系的起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7-31 13: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篇 星云的演化
         太阳系起源于一块氢云,这块氢云是第一代或第二代恒星爆炸后抛洒出来得。开始,它以圆环型飞快的远离原恒星。随着距离的增加,它渐渐的弥散开来,形成一块不规则星云。这一过称非常短,只需要一千年左右。
在这块不规则星云中有许多密度较高的质点。随着星云离开原恒星,引力也渐渐减小。质点的引力开始显现,吸引周围密度较低的氢云向它集中。小质点向大质点集中,而大质点又向更大的质点集中。这一过称非常缓慢,然而星云终于还是形成了一个质量中心。
         质量中心形成以后,便会吸引周围的星云向它集中。靠近质心的坠落速度快,而远离质心的坠落速度慢。这一现象始终存在。远离质心的氢云总是跟在靠近质心的氢云后面。于是氢云便显现出转动的迹象。星云以但获得自转,收缩便成现加速现象。它开始有不规则状向棒状,椭圆状快速前进,形成近圆球状。
此时的星云就象我们的星系,拖着两条尾巴扁球状的。星云进一步收缩,当它自转达到5.43千米/秒时,它的一条尾巴终于跟不上星云,断裂开来。随着星云收缩,对尾巴引力的减小。尾巴自身引力开始起作用,同样出现了周围物质向质量中心坠落的过成。但是在收缩过程中,它却形成了一大一小的两个质量中心。大的那个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海王星。而小的那个在收缩过程中,星云也猛烈的收缩着,对其引力渐渐减小,它渐渐失去原轨道,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冥王星。在星云的两条尾巴中这是质量较小的那一条。
         当星云收缩至38.4天文单位,赤道自转达6.81千米/秒时,它的另一条尾巴也跟不上断裂下来。并渐渐收缩演化为今天我们所看见的天王星。
         星云在甩掉两条尾巴后,便收缩成了一个大圆球。星云在收缩过程中始终在向外辐射能量。但辐射速率远远小于收缩对能量的聚集。所以随着星云的收缩,它的温度也在渐渐升高,而温度的升高又使的压力也渐渐升高。
当星云球收缩至19.12天文单位,赤道自转达9.64千米/秒时,巨大的离心力试图撕裂星云。但是,星云已成圆球状,引力决不应许星云分裂。两力相较后,星云球只好在离心力最大的地方抛出了自身最轻的一些物质----氢云。这些氢云象一条尾巴一样被洒在了轨道上。最后收缩成了土星。
         星云球在抛出一些氢云后,引力足以抵抗离心力。它继续收缩,在直径达到10.4天文单位,赤道自转达13.6千米/秒时,星云球再次抛出氢云。它这次抛出了三倍于前次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引力和离心力的增大,它必需抛出比前次更多的质量。这些氢云最后收缩成了木星。
         下篇 类地行星的演化
         星云球在收缩至5.8天文单位时,它再次抛出一部分质量以平横引力与离心力。此次它同样抛出比前次更多的质量。此时,星云球的温度和压力已经很大。所以它所抛出的物质也具有高温高压。这条尾巴状的物质团在星云球引力减小后,开始了快速的收缩,温度和压力进一步集聚,终于达到核点火的温度和压力,引发核聚变反应。巨大的反应压力,将星体的物质吹离,远远看去,它就象一颗正在蒸发的星球。星球不仅以反应能损失质量,同时以压力能在损失质量。所以质量损失非常快。这样一来,星球很快便失去核反应能力,没了热量来源,它便迅速冷却。表面的冷却速度远远大于内部,气态的表面很快液化,进一步减弱了内部的热量传导。表面开始固化,并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固态外壳。巨大的内部热能已无法迅速散失,温度开始迅速上升,温度的上升使的压力迅速上升,而压力又作用于温度。星球心部的压力和温度很快就达到了核反应的条件,核反应从新开始,温度和压力已不在是聚集,而是在迅速的产生。固态的外壳来不急液化.气化散热,灾难就这样发生了。这颗星球爆炸了,炸的粉身碎骨。大量碎片飞离轨道,仅有核心的一部分留在了原有轨道上,成了今天所见的小行星。飞离的碎片大部分坠落到其它行星和太阳上。极少的一部分形成了慧星。还有一部分被其它大行星俘获,成了卫星。火星就是俘获了两块碎片才有了卫星。
         当星云球收缩至3.04天文单位,赤道自转达24.13千米/秒时,离心力迫使它再次抛出物质。由于引力的对抗,这次它抛出的质量仅比上一次略多一点。被抛出的氢云在摆脱星云球的引力影响后收缩,并引发了核聚变。它的绝大部分质量在反应压下迅速损失。剩余的物质渐渐冷却,形成了今天的火星。
         当星云球收缩至2个天文单位,赤道自转达29.79千米/秒时。它再次抛出物质以平横引力。当氢云开始抛洒后,引力试图阻止,但是它失败了。星云球再次抛出物质。而这条尾巴,在开头一段处有一离散痕,在这里氢云很稀薄。这一点导至了氢云在收缩时发生了断裂。小的一块收缩成了现在的月亮,大的一块成了地球。两块氢云在收缩末端都达到了核点火的条件,并猛烈的蒸发着,损失掉大部分质量。然而,月亮的聚变能力远远小于地球,所以它的密度要小于地球。
当星云球收缩至1.44天文单位,赤道自转达35.03千米/秒时。巨大的离心力突然暴发,它迅速的抛出氢云。由于抛洒过猛,所以这一过程变的过于短暂。它未能一次就满足离心力对质量的需求。所以当抛洒在经过停止后不久,又一次开始了。但这次它只能抛出很少的质量,收缩所聚集的引力便不应许任何氢云离开它,直至形成太阳为止。
由于星云球在第一次抛出氢云时比较猛烈,所以它看起来比较粗大,比较短。收缩也更迅速,但是在其收缩过程中,另一条较细较小的氢云始终处于它的后方。由于受这一引力和星云球引力的共同影响,造成了金星在收缩过程中,质点反向坠落,形成了今天的反自转。
         而较小较细的氢云随着收缩,同金星的引力做用大幅减小。它也就渐渐的失去了原来的轨道,进入了今天的大椭圆轨道。两个氢云团最终都达到了核聚变的条件,引发了聚变反应。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7-7-31 18: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系是这么形成的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4-11-25 10:33 , Processed in 1.08984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