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时代的隆美尔
隆美尔的兄弟姐妹
艾尔温.隆美尔,
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德国一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隆美尔在家里排行第二,最小的孩子叫海伦,与她母亲同名,后来成为一名教师,终生未嫁.他的哥哥名叫卡尔,因对学校考试极为恐惧而自愿参了军,后来成为一名陆军侦察机领航员,后因染上疟疾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弟弟名叫杰哈德,从小喜欢音乐,后来成为一名演唱家,去世于1977年
刚刚参军时的隆美尔
1910
年从军,两年后获中尉军衔。一战时随部队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在长达4年之久的厮杀中,作为下级军官的隆美尔作战悍勇、果敢机智,在战火中显露出了锋芒,获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功勋奖章。
刚到非洲时部队接受检阅
隆美尔亲自考察环境
隆美尔与士兵交谈
隆美尔与部下检阅部队
隆美尔等待检阅
刚到北非时的阅兵
隆美尔检阅部队
刚到非洲时的隆美尔显得很担忧
在非洲的战斗无疑是隆美尔最辉煌的时刻
,1941年1月,当意大利在北非的基业即将崩溃时,希特勒挑选隆美尔担任德国非洲军中将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内就扭转了北非战局,占领了除托卜鲁克外的整个昔兰尼加地区,在沙漠上扬起了隆美尔式的旋风。6月15日,英军对他发起代号为“战斧”行动的大规模进攻。隆美尔在机动作战中挫败了英军的锋芒,取得了胜利。此役后,隆美尔被希特勒晋升为上将。11月18日,丘吉尔向非洲增派了更多的部队,重新发起代号为“十字军远征”的进攻。在反击作战取得初步胜利后,隆美尔亲率非洲军主力越过利埃边境向东挺进,企图切断英军的退路。隆美尔的这一着棋引起了英军的恐慌,第8集团军司令坎宁汉准备下令全线撤退,但在英中东军司令奥金莱克干预下,英军继续进攻。隆美尔后方吃紧,燃料又缺乏,不得不后撤。1942年1月,隆美尔有组织地将部队撤至卜雷加港。在得到补充后,隆美尔再度发起了进攻,并迅速突破了英军防御,占领了托卜鲁克,征服了昔兰尼加。1942年6月22日,隆美尔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达到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这一年,隆美尔年仅51岁。
接着,隆美尔挥军乘胜追击,不到
10天,前进500多公里,直抵埃及境内的阿拉曼。然而隆美尔部队过长的战线增加了供给困难,他的疲劳至极的部队也失去了攻势,不得不暂停进攻。而英国人则加强了其在北非的兵力,大量的美国新式重型坦克也源源而来,从而使中东英军的面貌换然一新。与此同时,隆美尔自昔兰尼加会战大胜以来几乎没得到什么补充。1942年10月23日,英第8集团军新司令官蒙哥马利向窿美尔发起代号为“轻步”的进攻。隆美尔很清楚自己所面临的不利形势。他弹药缺乏,坦克和车辆所剩的燃油也不多了。如果他的部队坚守在原地,一但英军突破防线,就会形成包围态势,德军必将彻底覆灭。因此,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死守命令,断然下令撤退。此时的隆美尔手中既无预备队,又缺乏燃料。然而,蒙哥马利没能及时察觉隆美尔的撤退行动,察觉后又用兵过于谨慎,没有抓住最有利的追击时机,使隆美尔的溃退之军摆脱了被全歼的恶运。11月9日,隆美尔终于带着德非洲军的部分部队撤出埃及,退回到利比和亚境内。
关于隆美尔在非洲指挥的油画
把英军赶回埃及后隆美尔开心的笑了
隆美尔平易近人的形象使他在士兵中很受欢迎
在看到战争过后的残垣断壁后隆美尔不禁有一丝忧伤
千里大撤退时隆美尔无奈的望了望身后的埃及
隆美尔参与士兵的联欢
隆美尔微笑着看着被自己攻克的城镇
攻克托伯鲁克后元首亲切的会见了刚从非洲回来的隆美尔
阿拉曼战役后隆美尔感到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隆美尔与他的部下们
隆美尔与盟友意大利的将军
隆美尔在慰问前线士兵
隆美尔在鼓舞士气
隆美尔驾驶飞机时的装扮
隆美尔与士兵交谈
隆美尔在坦克前的照片
战场上的隆美尔似乎一点不紧张
隆美尔听取着前线指挥官对英军的描述
听到英军已经打响阿拉曼战斗的枪声后
,隆美尔显得有点吃惊
在非洲时隆美尔总喜欢亲自驾驶着飞机观察敌情
隆美尔帮助部下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
1943
年11月,隆美尔出任B集团群军司令并奉命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他一再强调“必须在海岸击败敌人”的论点。在隆美尔的推动下,“大西洋壁垒”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已全貌改观。在他认为可能登陆的任一滩头,架起了粗糙的登陆障碍物,另外在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埋设了500万枚地雷。在空旷地立尖杵使滑翔机无法着陆。尽管“大西洋壁垒”工事做得多完善,敌军仍可能夹带强势兵力与物资抢滩登陆,因此隆美尔主张把装甲部队部署于海岸不远处。以免盟军的空中力量切断预备队与战场的联系。但以西线统帅伦斯德为首的多数高级军官,认为把装甲部队分散来防御海岸,不但无法做强大反击,也失去了机动性,所以计划将装甲师做纵深部署,待判定敌军主攻位置后再展开攻击。由于双方争论不休,希特勒做了一个致命性的折衷决定,将装甲师分散于海岸,但仍距海岸有一段距离,却造成了战略战术装甲预备队不足现象。
1944
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隆美尔指挥B集团群军司拼命抗击,由于德军装甲预备队不能及时赶到战场,盟军又有强大的空中和海上舰炮的火力支援,隆美尔原来准备在盟军登陆之初将其赶入大海的计划破产了。
隆美尔和部下在海边商讨防御工事
对自己的杰作“大西洋壁垒”感到满意
隆美尔考虑着盟军登陆地点
虽然离开了非洲
,但隆美尔仍对非洲的战事十分关心,正在观看关于非洲的报道
盟军登陆当天隆美尔却在家庆祝妻子生日
隆美尔和龙德斯泰特研究着盟军登陆地点
隆美尔之墓
隆美尔最后的照片
隆美尔死后
,元首赠送的花圈
隆美尔葬礼情
隆美尔的棺材用传统的军人葬礼方式用炮车拉走
隆美尔最后的告别
,前面士兵手捧的是隆美尔生前获得的所有勋章
重伤刚出愈时的隆美尔
,可惜的是没多久元帅就被迫自杀了
隆美尔的死是个巨大的悲剧
,他没有死在英军的坦克大炮下,也没死在英军的暗杀中,却死在了自己终身效忠的元首手里,原因是隆美尔涉嫌参加了暗杀元首的行动,而隆美尔对此事一无所知,但因为参加此事的军官误以为隆美尔是支持这行动的,所以在被捕之后供出了刚刚大病初愈的隆美尔,就这样隆美尔不得不接受必须自杀的现实,就这样隆美尔光辉的一身结束了.但因为隆美尔是公认的德军"战神",为了不破坏德国人民心中这一光辉形象,元首没有把这一事实宣布出来,只说元帅死于脑血栓.
10
月16日,元首专程为隆美尔家人发来电报"您的丈夫的逝世给您带来了重大损失,请接受我最真挚的吊唁.隆美尔元帅的英名,与他在北非的英勇战绩一样,都将永垂不朽"
接下来
,元首下令为隆美尔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德国陆军高级将领龙德斯泰特在国葬仪式上致了悼词,他站在裹着NZ党旗的隆美尔尸体面前说"他的心是属于元首的"
因为在战场上时
,英国连吃败仗为了避免国会对军队过多的指责,英国方面不断宣传这位敌人的将军是如何英勇善战,是多么难对付.丘吉尔甚至高度评价隆美尔说"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撕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英国都是如此
,德国内部更加是利用他们的宣传机器大肆宣传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吹嘘他们的这位将军是如何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把隆美尔完全塑造成了一位德国的"战神"德意志的"常胜将军".
因此在战后
,尽管其他帝国元帅无一不是名声扫地,而隆美尔的名字却一直闪耀着光辉.各国也接连不断的拍摄关于隆美尔的电影,出版隆美尔的书籍.以下就是各个版本的1书籍或电影的封面
隆美尔本人是个爱荣誉高于生命的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就因为在进攻蒙特山时没拿到功勋奖章而要求历史学家修改历史,并要求政府发表声明来肯定他的成绩.在第二次大战中,他更是只要没有私人摄影师跟在身后就很少到什么地方去,他的多数战场照片,都是精心设计,摆好姿势,专为宣传而拍摄的,这种照片数以千计.以上就是隆美尔为宣传而拍摄的部分标准照.
从某种意义上说
,隆美尔是历史上的幸运儿,他不仅在生前就红遍德国,而且在希特勒NZ政权覆灭后,其他法西斯帮凶一个个变得臭名昭著,被世人唾弃的情况下,隆美尔的名声反而扶摇直上,很多历史学家和小说家都把隆美尔作为描写的对象,美国人更是别出心裁,拍摄了一部大力吹捧他的电影《沙漠之狐》德国也先后用隆美尔的名字命名了一些军舰,兵营,和大街.甚至有一些人利用希特勒赐死隆美尔一事,不惜编造事实,努力把隆美尔塑造成反NZ英雄.
隆美尔的却在军事方面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他是个出色的战术家.在进攻中,他善于集中兵力,对敌人的翼侧发起猛攻,一旦突破后,则迅速卷击,断敌后路,常把对手打得惊慌失措,而在追击时,他有迅如疾风,马不停蹄,从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在防御时他善于将机动部队和非机动部队适当地配合在一起,奇正结合,并巧妙地利用地形,外物等增强防御的稳固性,善于布防地雷带等人工障碍.无论在进攻,追击,防御甚至撤退时,隆美尔都善于很好地利用手中的各种武器,精心组织兵种间的密切协同,并经常伴有别出心裁的新发明,新创造.隆美尔是玩弄阴谋诡计的高手,他善于设置疑兵计,或以假乱真,或声东击西,或以进为退,或假攻实守.有时他用汽车伪装成坦克,制造实力强大的假象,然后给别人致命一击.
但由于他目光狭窄
,不重战略,其军事建树仅仅停留在战术档次,无以成为军事大家.德国因其战事不断,曾出现过许多军事大家,如克劳塞维茨,毛奇,史蒂芬等.隆美尔却无法与他们并肩而立.他缺少敏锐的战略目光,基本没有什么战略素养,为了赢得局部战斗他甚至可以抗命,体现出浓厚的战争机器色彩.
隆美尔年表
1891
年 11月15日隆美尔在德国南部符腾堡洲司瓦比亚地区的海登海姆出生
1908
年 隆美尔进入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读书,为期2年
1910
年 7月19日,隆美尔在伍尔登堡的第124步兵团参军
1911
年 3月隆美尔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进修,为期8个月,在这里他与未来的妻子露西相识
1912
年 1月,隆美尔被授予中尉军衔,并开始在124步兵团负责训练新兵的工作,为期2年
1914
年 3月1日,隆美尔被派往乌尔姆第49野战炮兵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
1914
年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
年 8月5日隆美尔乘火车开往德法边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
年 9月隆美尔因用一支空步枪与3名法国士兵孤身奋战而获得一枚2级铁十字勋章,并因左腿受伤而 送往医院
1915
年 1月隆美尔离开医院回到战场.两星期后,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1915
年 10月隆美尔被派往伍尔登堡山营担任连指挥官
1916
年 隆美尔和露西结婚
1916
年 夏季隆美尔调离西线战场,前往罗马尼亚
1917
年 1月在罗马尼亚,隆美尔因作战勇敢被授权指挥一支执行冲锋任务的先遣队
1917
年 8月10日隆美尔在罗马尼亚的德俄战场上左手受伤
1917
年 9月26日隆美尔被调往意大利北部
1917
年 11月隆美尔在经过库克山和蒙特山等战斗后,攻下隆格诺恩镇
1917
年 年底德皇威镰二世授予隆美尔一枚代表着德国军人最高荣誉的功勋奖章
1918
年 1月隆美尔被派往第64集团军司令部担任参谋
1918
年 11月德国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
年 12月12日,隆美尔离开参谋位置,回到步兵团,重新担任连指挥官
1919
年 3月隆美尔到康士坦士湖的弗朗德理查斯芬指挥一个内务安全连
1920
年 春,隆美尔参加镇压蒙特斯兰的工人起义活动
1920
年 10月1日隆美尔被掉往斯图加特第13步兵团担任连长.在那儿他足足呆了9年
1928
年 隆美尔的儿子曼福雷德出生
1929
年 10月1日 隆美尔被掉往德累克斯顿步兵学院担任教官
1933
年 10月隆美尔被提升为德国中部哈茨山区驻在戈斯拉的第17步兵团第3营的指挥官
1934
年 9月30号隆美尔生平第一次与希特勒相遇
1935
年 隆美尔被调往德国著名的波茨坦军事学院担任校官
1936
年 9月隆美尔成为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
1937
年 年初,《步兵攻击》的出版,使隆美尔受到了希特勒的重视
1937
年 2月隆美尔兼任希特勒青年团作战部的特别联络官
1938
年 德国并吞奥地利后,希特勒将隆美尔派往新维也纳的马力德西亚军事学院任校长
1939
年 3月德国侵入捷克斯洛伐克时,隆美尔担任希特勒"元首大本营"的指挥官
1939
年 8月隆美尔被提升为将军并负责德国为入侵波兰而建立的元首战时司令部的指挥工作
1939
年 8月25日隆美尔率领元首战时司令部的警卫营开赴前线,准备参加入侵波兰的战争
1939
年 9月3日英法等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
年 9月3日至26日,希特勒到波兰前线视察,隆美尔指挥元首战时司令部负责警戒工作
1939
年10月2日至5日隆美尔二赴博览,参加希特勒的胜利阅兵仪式
1940
年 2月隆美尔担任第7装甲师指挥官
1940
年 5月至7月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在法国境内一马当先,屡立战功被成为"魔鬼之师"
1941
年 2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德国非洲军团总司令,远赴利比亚协助意大利反击英军
1941
年 3月31日隆美尔攻下卜雷加港
1941
年 4月2日隆美尔攻下阿杰达比亚
1941
年 4月9日隆美尔攻下梅基利,至此,非洲战局已基本被扭转
1941
年 4月11日隆美尔第一次进攻托卜鲁克遭到失败,至此不久托卜鲁克战事陷入僵局
1941
年 4月12日德军绕过托卜鲁克,攻占了其东部的巴尔迪亚
1941
年 4月13日德军攻下卡普措堡,冲入利比亚反攻至埃及境内
1941
年 5月15日英军执行"短促行动"计划,反击德意军队,最终被隆美尔挫败
1941
年 6月15日英军实施"战斧行动"计划,欲将德意军队从埃及境内赶回托卜鲁克以西,再遭隆美尔重创
1941
年 6月挫败"战斧行动"计划后隆美尔被任命为德国"非洲装甲兵团"指挥官,并晋升为上将
1941
年 7月12日,巴斯蒂柯取代加里波第担任意大利驻非洲总指挥官
1941
年 8月15日德国非洲军团正式被扩编为德国驻非洲装甲兵团
1941
年 11月18日英军发起"十字军行动"在隆美尔进攻托卜鲁克之前率先发起大规模反攻
1941
年 12月4日隆美尔不敌英军的进攻,撤回到托卜鲁克以西
1941
年 12月16日隆美尔主动撤离昔兰尼加半岛,于1942年1月2日撤到卜雷加
1942
年 1月21日隆美尔在阿杰达比亚向英军发起反击,大获全胜
1942
年 1月28日隆美尔不顾墨索里尼的命令,奋起反击,收复班加西
1942
年 1月29日希特勒提升隆美尔为标准上将
1942
年 5月26日,隆美尔重回昔兰尼加中部地区,并向托卜鲁克西部的卡扎拉防线发起进攻
1942
年 6月20日隆美尔攻克托卜鲁克
1942
年 6月22日希特勒提升隆美尔为陆军元帅
1942
年 6月23日隆美尔攻入埃及
1942
年 6月24日隆美尔攻克迪巴腊尼
1942
年 6月29日隆美尔攻克马特鲁
1942
年 7月1日隆美尔向亚历山大西部重要城市阿拉曼发起进攻,但未获成功
1942
年 8月4日丘吉尔临危换将,任命亚历山大为驻中东司令
1942
年 8月12日蒙哥马利抵达埃及,接任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
1942
年 8月19日隆美尔身患重病,医生建议回国治疗
1942
年 8月30日,隆美尔第二次想阿拉曼发起进攻,再遭失败
1942
年 9月23日隆美尔离开非洲,回国治病,非洲装甲军团暂由施登姆指挥
1942
年 10月23日蒙哥马利向非洲装甲军团大举进攻,代号'捷足"计划
1942
年 10月24日希特勒指示隆美尔,中断治疗,返回非洲
1942
年 10月25日隆美尔重任非洲装甲军团指挥官,与蒙哥马利再次较量
1942
年 11月2日隆美尔不敌蒙哥马利,在阿拉曼一役中战败
1942
年 11月3日隆美尔被迫撤军,走上了艰难的西行之路
1942
年 11月6日隆美尔冲破蒙哥马利的4次包抄,抵达马特鲁
1942
年 11月8日隆美尔撤除埃及,进入利比亚.同日英美联军在艾森豪威尔和亚历山大的联合指挥下,登陆非洲西部的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对隆美尔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1942
年 11月11日希特勒抢占科西加岛和突尼斯,在西北非成立第5装甲集团军
1942
年 隆美尔撤到昔兰尼加重要港口班加西
1942
年 11月21日因缺乏汽油,隆美尔被困阿杰达比亚以北
1942
年 11月23日隆美尔撤到卜雷加
1942
年 12月11日英军追至卜雷加,隆美尔继续西行
1943
年 1月23日隆美尔撤出利比亚首都黎波里
1943
年 1月25日非洲装甲军进入突尼斯
1943
年 1月26日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决定免除隆美尔非洲装甲军团总司令的职务
1943
年 2月14日至23日隆美尔向艾森豪威尔的美英军队发起进攻,使美军遭到重创
1943
年 3月6日德英双方在突尼斯中部打响了梅德宁战役,德军失败
1943
年 3月9日隆美尔离开非洲返回本土,结束他在非洲的沙漠生涯
1943
年 3月11日希特勒授予了隆美尔骑士十字勋章上佩带钻石,隆美尔成为第一个荣获钻石的德国陆军军官
1943
年 3月14日隆美尔开始了为期9周的医疗休养
1943
年 5月7日英美联军占领了北非的突尼斯和比塞大
1943
年 5月13日被困于北非的25万德意军队向盟军投降
1943
年 7月15日隆美尔担任B集团军司令,准备进入意大利中部
1943
年 7月25日隆美尔率B集团军调防希腊
1943
年 7月28日因墨索里尼倒台,隆美尔重回慕尼黑
1943
年 11月5日希特勒命隆美尔率B集团军参谋班子调防西线海岸
1943
年 11月21日隆美尔正式离开意大利
1943
年 12月1日隆美尔开始巡视西线沿海阵地
1944
年 1月10日隆美尔正式担任西线B集团军总司令
1944
年 2月反希特勒的密谋集团分子施特罗林到隆美尔家做客
1944
年 3月隆美尔迁到B集团军的指挥所
1944
年 4月15日密谋分子斯派达尔担任隆美尔的新参谋长
1944
年 6月4日隆美尔离开西线,回德国为妻子过生日
1944
年 6月6日,盟军登陆诺曼底,这一天正是露西的生日,隆美尔急忙赶回前线
1944
年 6月11日盟军攻下诺曼底重镇卡朗坦
1944
年 6月25日盟军攻下诺曼底重要港口瑟堡
1944
年 6月29日隆美尔因执意要谈政治问题被希特勒赶出会场
1944
年 7月9日隆美尔与霍法克会面
1944
年 7月17日隆美尔遭到空袭,身受重伤
1944
年 7月18日盟军攻下卡昂
1944
年 7月20日施道芬堡暗杀希特勒未获成功
1944
年 8月1日隆美尔在巴黎召开记者会,向英国人宣称自己还活着
1944
年 8月8日隆美尔被送回赫尔林根的自家别墅养伤
1944
年 8月25日隆美尔的参谋长斯派达尔被捕
1944
年 9月3日隆美尔被正式解除B集团军司令一职
1944
年 10月1日隆美尔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的忠诚
1944
年 10月4日陆军荣誉法庭在隆美尔缺席的情况下确定了隆美尔涉嫌密谋活动的罪行
1944
年 10月14日隆美尔在加重被迫服毒自尽,享年53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