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间 好想吃冰糖葫芦 流口水了
一说到冰糖葫芦,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就是那一串红彤彤的、亮晶晶的果子,而北京冰糖葫芦更是家喻户晓。
冰糖葫芦的种类特别多,有橘子、杨桃、北方野枣、葡萄、小西红柿等等。这些水果混合串在一起,颜色非常诱人。
要做出表面晶莹剔透,吃起来又薄、又脆的冰糖葫芦在工艺上非常有讲究。而最难的就莫过于制糖浆了。一锅糖浆起码要熬上大半个钟头。要淋出恰到好处的冰糖葫芦,糖浆的温度和时间就要把握得恰恰好,最好的糖浆只出现在某一个温度里的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在淋出人见人爱的冰糖葫芦,就要在这短暂的几十秒中完成。而且在糖浆熬制的过程中,不能翻动糖浆,因为这样就会将糖浆的热量散发出来,工作人员就更难把握糖浆的温度了
把事先串好的山楂以及各种水果串成的“葫芦”放在一边,在炉子旁边的一个长桌子上薄薄地涂上一层油。然后一手拿起勺子,一手拿着一串“葫芦”,慢慢地一勺一勺地将糖浆淋在“葫芦”上。“葫芦”上立刻晶亮起来。一边淋着“葫芦”,一边还要小心地试探糖浆的温度,不时调一下电磁炉热度的高低。一串“葫芦”淋好了以后,“啪”的一声,把“葫芦”搭在长桌上。这样才能让冰糖葫芦更快地凝固,而且还能保持葫芦上各个果子的位置不会一高一低,保持水平。等葫芦们都凝固好了以后,用小铲子把它们一个个铲起来。
冰糖葫芦的起源与南宋的宋光宗有关。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有一次,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都没起到什么效果。赵停见爱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会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的口味。黄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芦。
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有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能帮助消化。也许是黄贵妃所食的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了病,小小山楂解除了她的病痛。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肉硬,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据有关研究证明,山楂还具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也更受人们的青睐。现在,虽然山楂食品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人们对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仍十分钟爱,成为街头常见的一种休闲食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