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4|回复: 2

[转贴] 不仅误解了荡妇,也误解了英雄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2-13 14: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误解的爱情
       有的时候,你憧憬一个能在黄昏为你读诗的人,而你的女朋友却只渴望一个大肉棒。这话对男女双方反过来也成立。属于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这种偏差在别的领域里有时候很讨厌,比如,你在论坛想快点回复,可服务器告诉你再等四十五秒。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往今来,有许多经典的桥段其实是一段被误解的爱情。
      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很痛苦,但更痛苦的是,爱一个人,却无法告诉她。比这更痛苦的是,爱一个人,你甚至无法告诉自己。只是爱情和咳嗽一样,是不能隐瞒的。正如现代观众事先就为“喜剧”准备好欢快的笑声,为“悲剧”准备好热泪和沉思一样,古代的男人也事先为某一种你绝不能爱的女人准备了一个称呼,嫂嫂。在电脑上仅仅有四个字符,在心理上确是远隔千山万水。
    
      关于爱情,社会学家谈论的不少,可惜千言万语对当事人来说,偏离靶心,落在空处,就效果来说,还不如情人的一个吻。这道理类似于潘巧云与和尚做一夜夫妻,胜过嫁给杨雄一年的感觉一样。无论马克思,恩格斯就婚姻制度写下多少字,也无论孔夫子怎样倡导男女之间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可爱情终究不过是一种风。有时,只需要一秒钟就可以爱上一个人。
    
      水浒传是一部男性的小说 ,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很爷们的书。其中的爱情描写相当隐蔽。 在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中, 石秀初见潘巧云一段写的暧昧又含蓄彩。只见布帘里面应道:“大哥,你有甚叔叔?”杨雄道:“你且休问,先出来相见。”布帘起处,摇摇摆摆,走出那个妇人来。
    
      
       然后通过石秀的眼睛看出去,一连用了十七个排比来形容,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玉纤纤手儿,一捻捻腰儿,软脓脓肚儿.....白生生腿儿。有诗为证:知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
    石秀见那妇人出来,慌忙向前施礼道:嫂嫂请坐,石秀便拜。通过描写,可知潘巧云有倾国倾城貌,最低限度也是性感的一塌糊涂。通过石秀慌忙向前施礼也可看出,石秀此时内心的波澜。这样一个干练,冷静连杀人都不眨眼的汉子居然出现慌乱,怕不是急于见礼能解释通的。是否内心情愫暗生,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是一次惊艳的初见,如果在时空坐标系中,把该点函数在时间轴上平移若干年,再在空间轴上移动若干里,到达美国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描述的场景中,让石秀亲眼看一看类似的惊艳同样的误解会怎样收场的话,结局也许就不一样了。所以说这些经典桥段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胜于所有经验主义哲学家著作的总合。可惜,石秀此时的心境只能和济慈夜莺颂重合。
    
      桥段还在继续,同一回中另一处,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穿着。石秀一日早起,五更出外县买猪。三日了,方回家来。只见铺店不开。却到家里看时,肉案砧头也都收过了,刀仗家火亦藏过了。石秀是个精细的人,看在肚里,便省得了。自心中忖道:“常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哥哥自出外去当官,不管家事。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我休等他言语出来,我自先辞了回乡去休。虽然石秀性格如此,但敏感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说是爱情让人盲目了。需知,对一个人有了爱意,稍有风吹草动就能投射到自己与爱恋之人身上。
    
    如果说此时征兆还不够明显,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发展进一步体现了石秀的这种心理。在和尚上门做法事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道,只见那妇人从楼上下来,不敢十分穿重孝,只是淡妆轻抹,便问:“叔叔,谁送物事来?”石秀道:“一个和尚,叫丈丈做干爷的送来。”那妇人便笑道:“是师兄海黎裴如海,一个老实的和尚。他便是裴家绒线铺里小官人,出家在报恩寺中。因他师父是家里门徒,结拜我父做干爷,长奴两岁,因此上叫他做师兄。他法名叫做海公。叔叔,晚间你只听他请佛念经,有这般好声音。”石秀道:“原来恁地。”,自肚里已有些瞧科。只凭三言两语就能觉察一段还未发生的奸情,这石秀投注在潘巧云身上的精力也就可见一般了。试问,一个大男人如何对别人的妻子心理活动如此了解,这是否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畴。正应了流行歌曲中唱词,我的眼里只有你。
    
    杨雄帮助石秀摆脱了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步入中产阶级行列,加上兄弟情深,石秀内心深处是石秀内心深处是渴望只与潘巧云保持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既然肉体的所有权属于杨雄,那么心灵上石秀希望潘巧云不要在有第三个男人。所以感觉到和尚的介入,石秀不能容忍。那妇人拿起一盏茶来,把帕子去茶钟边抹一抹,双手递与和尚。那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帘里张见。石秀自肚里暗忖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原来这婆娘倒不是个良人。莫教撞在石秀手里,敢替杨雄做个出场,也不见的。”
    
    接下来,他又迫不及待的针对和尚。那和尚虚心冷气,动问道:“大郎贵乡何处?高姓大名?”石秀道:“我姓石,名秀,金陵人氏。因为只好闲管,替人出力,以此叫做‘拚命三郎’。我是个粗卤汉子,礼数不到,和尚休怪!”裴如海道:“不敢,不敢。小僧去接众僧来赴道场。”相别出门去了。那妇人道:“师兄早来些个。”那和尚应道:“便来了。”妇人送了和尚出门,自入里面来了。石秀却在门前低了头,只顾寻思。
    
      潘巧云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关注下,此刻,仁义道德下隐蔽的爱情,已经昭然若揭了。按照西方悲剧理论,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说过,“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桥段模仿生活是艺术,但反过来生活模仿艺术,尤其是悲剧艺术,恐怕就不那么艺术了。石秀执着的按照悲剧构成要素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前面说过潘巧云是个魅力十足的女子,杨雄能够娶丧偶的潘巧云为妻,接受这种在封建社会看来比 较吃亏的事情,足以说明这点。书中还有一处,也可见其魅力。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以此上德行高僧世间难得。
    
    而此时被嫉妒折磨的石秀当然不会放过捕捉这一细节。石秀却在侧边看了,也自冷笑道:“似此有甚功德,正谓之作福不如避罪。”他就像一架性能优良的心灵数码相机,捕捉到潘巧云每一丝微小的精神出轨。书中多次让石秀察觉潘巧云的精神出轨与肉体出轨,这绝不是巧合,这是爱情的必然。此时,石秀对潘巧云是失望的。因为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也因为潘巧云和他心中预期的爱不一样。潘巧云爱这样一个和尚是他不能接受的。
    
      在后来的过程中,石秀对于潘巧云的出轨竟比杨雄还上心。在被赶出杨家后,还念念不忘。石自寻思道:“杨雄与我结义,我若不明白得此事,枉送了他的性命。此时,他不称哥哥而改称杨雄,已经说明他内心对杨雄很失望,促使他近乎偏执的做下去的动力似乎也只有爱情这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了。
    
    从杀和尚泄愤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痛苦。说起来,潘巧云也曾对他说过疯话,想来还没到叔叔若是有意,便喝嫂嫂了杯中残酒的地步。更加没到官人我要的程度。大概也只是恨不相逢未嫁时,还君明珠双泪垂的小儿科边缘。石秀误解了潘巧云的爱情,把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当作现实,却不知潘巧云要得不是柏拉图的精神恋爱,而是比绞肉机还有压迫感的人肉爱情。同时,潘巧云也误读了石秀的爱情。对潘巧云来说,DH.劳伦斯笔下那个桥段更经典。当女主人公在男人身下欲仙欲死,发出荡气回肠的叫床声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就是生命。石秀与潘巧云,注定了是不能呼应的映射。
      
      只能以原来你不懂我的心收场。在石秀的唆使下,潘巧云死壮甚惨。那妇人在树上叫道:“叔叔,劝一劝!”石秀道:“嫂嫂!哥哥自来服伺你!”杨雄向前,把刀先挖出舌头,一刀便割了,且教那妇人叫不得。杨雄却指着骂道:“你这贼贱人!我一时误听不明,险些被你瞒过了!一者坏了我兄弟情分,二乃久后必然被你害了性命!我想你这婆娘,心肝五脏怎地生着!我且看一看!”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杨雄又将这妇人七件事分开了,却将钗钏首饰都拴在包裹里了。印证了培根的话爱情代数上的三角形或多边形,都是危险讯号。
      金庸小说连乘诀中的狄云与戚芳也在这种连环套中不能自拔。在狄云单纯的心中,戚芳既然爱自己,万圭既然是坏人,戚芳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对万圭有感情或爱情。而现实终究是现实。究竟是他误读了女人,还是误读了爱情,不好说。没有期限的离别,痴者回头亦无岸。曾有同事感慨的说,为什么女人和书中描写的不一样,为什么爱情总事在和我开玩笑。我心想,当然不一样,并不是爱情变了,而是你一开始生就误解了爱情。毕竟,爱不是单程车票,它需要互动。生存还是毁灭,爱情的回答是:天知道。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2-13 15: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浒里面因女人上梁山的不在少数...以前看电视杨雄一段感觉挺平凡...没想到还这么多分析...那十七个排比的形容果然很经典...看来书和电视剧果然差别很大...:hug: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2-13 23: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hug: 时代不同理解力也不一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4-6-11 03:17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