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6|回复: 2

[转贴] 亚瑟王和圆桌武士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3-4 02: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瑟王(King Arthur)传说发生的时间大致在4,5世纪左右,授命於天的亚瑟拔出了石砧中的剑而成为王,率领麾下的骑士经过多次战争统一了英伦,征战欧陆。传说的另外一个主题就是亚瑟王属下的圆桌骑士,他们无数次行侠仗义,扶弱除强的故事,以及情感恩怨纠葛。在1469 至 1470 年被整理成文,我读的是1486年英国版的书的译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可恶的人物译名极不习惯,比如崔斯坦写成崔思痛,为了照顾人名的含义,因为崔斯坦出生时母亲难产而死,所以取了个悲惨的名字,还有依秀.婉儿这种名字,人家可是公主啊),书中经常叙述说,根据外文或者根据法文著作如何如何,不知道当时整理的时候法文的原著指的是小说还是诗歌。

石中剑
传说的起始是最生动的。亚瑟虽系皇族,但作为私生子被寄养在普通贵族的家里,未曾获得特别的照顾。亚瑟的父亲死後,国内形势动荡,臣子们争夺权势,几乎要演为内乱,默林为此建议主教,在圣诞节的时候在伦敦召集所有的贵族骑士举行盛大的祈祷,祈祷中石台和插入其中的剑出现,以及上面一句著名的话:“Whoso pulleth out this sword from this stone and anvil is duly born King of all England(凡能从石台上拔出此剑者,即为英格兰的天命之王)”。但是无数骑士尝试之後都无法拔出,最後举行了新年时间的比武会,亚瑟的在收养家里的哥哥凯骑士前往参加,但进入比武场才发现没有带剑,於是央求亚瑟回去取,但亚瑟回到家里,却发现全家都去看比武了,无法拿到那剑,至於原因……应该是门锁了进不来?不过亚瑟怎麽也是养子,不会没有钥匙吧?反正亚瑟小孩脾气发作,赌气跑到教堂去拔了那柄剑交给了凯,结果吓倒所有的人。不过故事的结局没有那麽干脆,所有的骑士贵族都不愿意承认眼前的事实,亚瑟拔了一次又一次,聚会搞了一场又一场,从新年直到五旬节才给亚瑟加冕。(谁知道五旬节是什麽时候啊?是一个宗教节日,五月?)
亚瑟使用的“截钢剑” Excalibur应该不是石中剑,Excalibur得自湖上仙女,传说亚瑟只要佩带那剑的剑鞘,伤口便永远不会流血,Excalibur在亚瑟死时由手下骑士交还仙女。不过在很多地方都称呼石中剑为Excalibur,真乱啊。

亚瑟的帝国和征伐
传说中,军事征服占的比例并不大,我手上的《亚瑟王之死》一共二十一卷,只有第一,二,四的一些回目和第五卷讲述了征战过程。到第五卷的时候,亚瑟王的大军征服了罗马帝国,在罗马由教皇抹膏加冕成为皇帝,并且将罗马到法兰西的土地分封给他的侍从和骑士。帝国霸业就此完成,全书剩下的大量篇幅,都在叙述亚瑟和圆桌骑士的侠义故事了。

圆桌骑士 (knight of round table)
亚瑟的皇後吉娜薇(Guinevere)的父亲King Uther Pendragon有大的圆桌子,供他麾下的骑士聚会使用,在结婚时亚瑟时从岳父那里得到了桌子和武士。那後圆桌骑士就成为了亚瑟王下的骑士英豪们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国家,甚至会有不同信仰。圆桌的含义是平等和世界。所有做上圆桌的骑士彼此平等,并且互为夥伴。不过在争执中他们会拥护自己仰慕的骑士组成派系,相互攻击。圆桌一共能够坐下150个人,看来入选圆桌社的首要条件是大嗓门。

默林(Merlin)
在传说的前期非常活跃的人,以强大的法力辅佐亚瑟的父亲和亚瑟。记载中默林并没有施展很多绚烂的法术,倒是经常看到他到处出访,合纵联横,或者作出种种预言,指导应对,与其说是魔法师,不如说是先知谋士更加合适一点。默林是因为爱上了湖中仙女中的一位,名字叫做怡妙而离开亚瑟的,临行时还提醒亚瑟未来的灾厄。默林的法力非常强大,那位仙女因此逼他发誓,不对自己使用魔法,才允许他和自己一起旅行。他们一起走过了许多地方,但是仙女一直想要摆脱默林。她欺骗默林表演“岩石穿行”的法术,然後将岩石封印起来,默林就永远被困入其中,也有的传说说连那块岩石也被沈入湖中,真是悲哀啊,共处如此长久的经历仍然不能感动冷酷的心。而冷静神秘,无所不知的默林因为情爱而放弃了一切去追随心上人也很让人惊讶。

崔斯坦骑士(Sir Tristan)和依秀(Iseult)
第八卷共四十一回,第九卷共四十四回,第十卷共八十八回以大量的篇幅讲述了Tristan骑士的故事,实在是非常受到重视的人物,要知道一般一卷也才十几二十回(总共21卷),呵呵。崔斯坦自幼被送往法兰西,在战斗中中了矛毒,为了救治而前往爱尔兰。在那里得到安格西公主依秀的治疗,很快就痊愈了,两人产生了情意,他还教依秀弹奏竖琴。但是由於种种原因被驱逐。之後他受委托,替舅父玛尔克王前往安格西向依秀求婚,并为安格西王打败敌人以得到信任。甚至连安格西王也希望他本人而不是他的舅父娶自己的女儿,但那个傻瓜为了遵守诺言而将依秀带回,让她与玛尔克王结婚,虽然他和依秀的爱情非常的深厚。之後他凭借自己的勇猛获得了许多荣誉,引起玛尔克王的妒恨和陷害,这对情人的关系也几经波折,崔斯坦也曾经迫於形势结过婚,不过他忠於依秀,始终对妻子守之以礼。後来甚至发生过误会,曾经让崔斯坦以为依秀变心以致癫狂而在旷野游荡,依秀以为崔斯坦已死而几乎自刎。总算最後他终於带著依秀来到了英格兰,可以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是,依秀的母亲在她出嫁的时候为她安排了有魔力的酒,只要在和马尔克王共饮就会深深相爱,至死方休,但是那酒却在船上被依秀和崔斯坦误喝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最最後的结局没有找到专门的篇章讲述,不过根据兰斯洛特的一段话,崔斯坦在聆听爱人弹奏竖琴的时候,被他误信的情敌用剑从後面插入了心脏。

圣杯(Saint Greal)
圣杯相传系耶稣被钉於十字架之前日,曾同门徒们进最後的晚餐的时候使用的用绿柱玉琢制的酒杯,而在亚瑟王的传说里面,圣杯全部都是金制的。寻找圣杯在传说里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主题,因为在亚瑟王的世界里没有出现过非常强大的邪恶势力,最多是救助被欺负的妇女或者帮别人报仇什麽的,一小群异教徒撒拉森人一打就散。因此寻得圣杯的行为就显得格外的神奇伟大。
圣杯最早出现,是在兰斯洛特旅行到伯莱斯王的领地共进晚餐的时候出现的,从叙述上来看是幻影,有美丽的少女手持金杯向伯莱斯王走来,大家马上跪倒祈祷。伯莱斯王後来语言说,圣杯如果有一天出现了,圆桌就注定要销毁。兰斯洛特在巫师的欺骗下和伯莱斯的公主伊兰结合并产下一子,取名高拉哈德(Galahad),那个孩子在幼时就遇到过同样的圣杯显圣,并由持杯的少女宣布成年後会由他坐上圆桌的危险席位,并由他寻得圣杯。
产生寻找圣杯的念头是在一次圆桌聚会上面,在电闪雷鸣突然一缕阳光,圣杯出现,巡行一圈後消失,给予所有的骑士前所未有的愉悦体验。於是所有的骑士都发誓要出去旅行,寻到圣杯。至於目的……好象是为了能够再次亲近那种神圣的愉悦吧。离开的骑士共一百五十人,也就是说,所有的圆桌骑士都投身其中了,预言中说的圆桌的销毁大概指的就是这个吧。亚瑟王夫妇为此非常伤心,因为出访的骑士必然有所折损,以後再也没有这麽多高贵的骑士常伴左右了。
不过所谓的寻找并不是有线索脉络顺藤摸瓜的,而是漫无目的的瞎逛,就好象……就好象寻找七色花的小蓓那样(众人:你居然看…………!!)。中间当然衍生了无数传奇故事,每位骑士为了提高自己的修为德行以接近上帝,行善和自律都很刻苦,不再细表。兰斯洛特不断的被声音告诉,他的罪孽深重,是无福一亲圣杯恩泽的,当他发现圣杯(过程是瞎逛突然看到一个房子里面有@#$%……)并接近的时候便被神秘力量放倒。真正领受圣杯的是高拉哈德。(过程就是坐在大厅里,圣杯突然出现,不走了。这算哪门子寻找啊?)他因为圣洁童贞被圣杯选中,并用圣杯帮助了别人,留下许多奇迹,他自己也被当地推举了王位,但他醉心於神圣的幸福,不断的祈求上帝带走他,於是他很快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一只手从天上伸下来取回了圣杯。

兰斯洛特骑士(Sir Launcelot)和亚瑟王之死
蓝斯洛的年纪其实应该比亚瑟和吉娜薇小很多, King Ban of Benwick 之子。 Ban 死後, 他被弃於湖边, 他自小被一群湖中仙女养大,被称作“湖上骑士”。个性温柔体贴、尊敬妇女,也善於跟女性相处,可以说是女性最完美的情人形象。记得在电影《默林》里面是金色长发,湛蓝双眸,容貌英俊,目光迷茫的美男子,非常迷人。兰斯洛的勇武在圆桌骑士中是第一的,在圆桌社内外支持者众多,他的侠义事迹亦有大量篇幅的记载。不过真正被大家记住的好像是他和吉娜薇王後的恋情,哈哈,不过记载里面的王後好象很会吃醋。最早伊兰公主作为的高拉哈德骑士的母亲访问英格兰,结果巫师又把兰斯洛特骗到她那里(真是伟大的大妈啊),然後又被王後发觉,王後将伊兰赶了出去,兰斯洛特因为羞愧愤怒而神志失常,离开宫廷四处游荡,最後被伊兰公主发现而用圣杯治愈。後来寻圣杯归来後兰斯洛特整天忙於应酬,常常要替许多名嫒闺秀代战决斗,维系公理正义。王後因而觉得很不满,骂他是“虚伪胆怯的骑士,市井平凡的色鬼”,将他赶了出去。不久王後被诬投毒害死某位骑士,辩护(?)的办法就是有代战骑士为了她而和控方的骑士决斗(伟大的法律,嘻嘻)。亚瑟出於自己的立场无法出战,圆桌社的骑士们不信任王後而不愿意出战,最後关头兰斯洛特隐瞒了身份赶到打败了对方,维系了王後的名誉,也得到了王後的原谅和歉意。

王後和兰斯洛特的恋情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所有的骑士都在谈论。而终於正式告发,亚瑟也颁布了逮捕令,在他们幽会的时候又有12名骑士前去暗杀,结果被尽数杀死,兰斯洛特乘机逃离。其後吉娜薇被判火刑,兰斯洛特率领战友前往刑场解救,所向披靡,“凡是抗拒他们的,全被打死,所有批戴武装的优秀骑士,一经交锋,立即丧命”,救走了吉娜薇,并依恃自己的领地抵御亚瑟的征讨。後在教皇的调解下与亚瑟和解,迫於荣誉交还吉娜薇(因为按照记载在公开场合他一直否认他和王後的私情),带领手下骑士离开了英格兰,统治整个法兰西,之後又与亚瑟交战,亚瑟的侄子莫俊德(Mordred)在亚瑟渡海征讨的时候撰取王位,并与归来的叔叔发动大战,传说Mordred 出生时, 默林预言这个孩子会威胁亚瑟的王位, 亚瑟因此将婴儿放在海上漂流, Mordred 却奇迹似地生还了, 亚瑟心生悔意, 接纳了 Mordred。(默林也曾经对亚瑟预言过Guenever不是属於他/不值得拥有的人,在追随湖上仙女怡妙的时候也曾经预言过自己命不久长,可怜的先知啊)。大战的结果是二人同归与尽,吉娜薇知道一切皆由自己起,非常自责,在丈夫死後做了修女。兰斯洛特回英格兰找到她後,她虽然因为激动晕倒了三次,但仍然拒绝陪伴兰斯洛特。兰斯洛特绝望之下也出家作了修士,二人至死再未相见。

中世纪的爱情
中世纪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非关肉体的,在书中有整整一回叙述抽象的爱情,没有任何情节,这在全书中是绝无仅有的。里面赞美纯洁的真爱,唯有爱护对偶超过了对偶爱他的人,才值得受人尊敬,唯有用理性节制的爱情,才能数年如一日,真心贞一,里面把冬夏比作爱情的起起落落,把五月比作受理性节制纯洁的感情,“要像Guenever记得的五月那样,终生做个真心的情妇,因而她可以得到善终。”兰斯洛特和皇後的恋爱是所有中世纪(严格来说,只限北欧地区)的恋爱理论范本,而该恋爱假如涉入肉欲,亚瑟王杀死他们也不会遭到谴责。因为不能对爱人的「精神外遇」感到嫉妒,否则就是违反基督教当时的道德标准。

亚瑟王的传说的影响
以上只是找比较熟悉的几个骑士介绍了一下,实际上以骑士记传为主体的传说记录了许多骑士的经历,内容很博大的。亚瑟王传说是最早的中世纪骑士传说,经过艺人和民间的不断加工而变得异常丰满成熟。它包含了升斗小民在乱世之中对於英雄的幻想与期待,亚瑟王带领武士抵抗外侮,斥退群敌,引领大英子民迈向盛世。它代表圆桌武士的精神,勇气、忠诚与自制,对君主效忠,对弱者谦让,对贫者布施。它代表了武士特质的两难困境,英勇的蓝斯洛爱上王妃,却又必须对君主效忠,君臣关系成为情敌,最後以悲剧收场,这个母题也包含了亚瑟王父子之间的矛盾情结,它隐隐透露出王朝中不可告人的尴尬秘密,乱伦与通奸,邪恶势力竟然来自於同一血缘。「亚瑟王」的故事带动了许多类似故事的基本架构,例如宫殿之内的权力斗争,圆桌武士的平权与互信精神,三角关系的挣扎,在黑暗时代百姓对贤明君主的渴望与救世主的幻想。「亚瑟王」自然也激发了许多变调曲,例如马克.吐温曾经以亚瑟王暗讽小说人物,爆笑的电影「蒙地莽蛇」(导演曾导过「笨贼一箩筐」)系列耍弄圆桌武士、凤宫(Camelot)、与圣杯等题材并置於一个荒诞不经的脉络之中。甚至「星际大战」的导演乔治.鲁卡斯也借用了亚瑟王叔侄争战的心理母题,描写了那段经典的父子决战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0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亚瑟王13骑士的资料:
1. Sir Lancelot Du Lac (Launcelot) 兰斯洛特 亚瑟王圆桌武士中的第一勇士,他与王后格温娜维尔的恋情导致了他与亚瑟王之间的战争
2. King Arthur 亚瑟王 英国传奇英雄,中世纪传说中的不列颠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
3. Sir Gawaine 高文 圆桌骑士之一,亚瑟王的侄子
4. Sir Geraint 杰兰特 亚瑟王传奇里的一个圆桌骑士,伊妮德的丈夫
5. Sir Gareth 加雷思 圆桌骑士之一,亚瑟王的侄子
6. Sir Galahad 格拉海德 在亚瑟王传说中,他是圆桌骑士中最纯洁的一位且独自一人找到了圣杯
7. Sir Gaheris 加荷里斯
8. Sir Bors de Ganis 鲍斯 亚瑟王传奇的圆桌骑士之一,兰斯洛特爵士之侄
9. Sir Bedivere 贝德维尔 亚瑟王传奇中圆桌骑士之一,忠贞不贰, 负垂死亚瑟王登舟去Avalon岛
10. Sir Kay 凯 亚瑟王传奇中,亚瑟王的义兄弟和理事
11. Sir Lamorak 兰马洛克
12. Sir Percivale 珀西瓦尔
13. Sir Tristan (Tristram) 特里斯坦 亚瑟王时代的传奇中的人物,是一个骑士,爱上了与他的叔叔康沃尔国王马克订了婚的爱尔兰公主伊休尔特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3-4 14: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玩过游戏圆桌骑士: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4-6-11 17:09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