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14|回复: 3

[转贴] 幸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4 09: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拿什么定义自己

一. 前言:善、快乐与自由

人们大多能同意,人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追求幸福,但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eudaimonia”是古希腊字通常被译为“幸福”,在心境状态上,相对于快乐或满足1。‘eudaimonia”对亚里斯多德来说,就是一个好的人生关键,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活动,包括诚实、自尊、友善、机智,更恰当的翻译是蓬勃焕发,是“尽全力做你做得最好的事”。运用在组织上,是现在的管理大师们称之为“最适化核心能力”。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行,也不要想办法去做一个跟你不一样的人。苏格拉底主张,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后,接下来“接受自己”,弄清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从此人生的任务,是尽可能把自己原有的一切发挥到极致,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快乐与幸福。德谟克利特主张,人生的目的在于灵魂的愉快,这种愉快称为幸福;他又说:“在一种民主制度下过贫穷生活,也比帝王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些!就像自由比受奴役好些一样。”在他看来,人的最高理想是“自由”2。伊壁鸠鲁认为,所谓的快乐不是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是指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伊氏把追求快乐看作人生的目的,认为“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

亚里斯多德把德性(vitue)、圆善(the highest good)与幸福(well being)看作是相同的概念。善本身就是目的,它任何时候也不能成为手段,善是其他目的的目的。他指出,幸福不是某种神的恩赐,也不纯粹是机遇的礼物,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通过人的努力争取的,幸福虽是人所共有的追求和愿望,但它是钟情于那些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人。他认为,还有一种幸福是高于这些一般幸福的,这就是最高的幸福–思辨活动的幸福;思辨活动是最好的活动,它是人类智慧的“自由活动”,不依赖个人之外的外部环境,具有独立性,它自身就是目的,是自足的幸福3。他主张,我们和其他动物有别,原因在于我们的思辨能力。同时,在他看来,善的具体表现是幸福。这种境界,只看我们的决心与智慧。

二、重点归纳

《你拿什么定义自己》作者查尔斯·韩第,本书其实是讲关于作者一生的自传书,以他成长过程经历的观点与发生事件想法来做每篇文章,在以生活、学校、工作、家庭来做主题画分于整本书中。同时,在每章章首中以重要的一段话来做阐述该章节的精华,让人提早注视,为保有原书架构,于每章章首撷取作者的原意,整理如下:

1. 你确定吗?

有很多年的时间,我过得有点虚假,设法要成为不是自己的人。

我志在成为领袖,但说也奇怪,那些追随者不一定愿意照我带领的方向走。

作者有好多年一直不明白自己想当什么样的人,同时,随着时间流转,作者有过好多个版本,将来会不会有另一个版本?因为每段人生都会有不同的版本,所以在一个人死之前,谁都不能论断他过的圆不圆满、实现了自我没有。同时,利用摄影及拼接法,来描绘自己不同的身分,那个形像最接近自己呢?与别人的看法相同?

生命就像一个八斗柜,每个抽屉代表生命的一角,其中有个抽屉是锁上的,外人见不到,还有一个抽屉是连自己也打不开的,那就是自己的下意识。作者发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前半生入错了行,而是自己对于当时所做的事并不够“热情”,并以自己的经验说明,只有在行动、实验、质疑与再行动中,才能发现自己是谁、是块什么料子。在探索更多的可能之前,并未完全成形,应该不断窥视那“乔哈利之窗”第四块隐藏的窗格,把越来越多的面积摊开在阳光下。

2. 爱尔兰的根

双重或三重国籍,我认为既是可能,也是可取的,因为有越来越多人远去异国他乡,和各种人一起生活和工作。

作者是盎格鲁爱尔兰人,过去被称为“权贵阶级”,回顾过去,很惊讶他们这些人的随波逐流,两个族裔比邻而居,却互相隔绝,可是知道对方的存在,构成若有似无的威胁,形成一种种族隔离,看不见哪里有错。后来,理解一个人早年的成长环境其力量之大,足以影响视野及看法,终于学会使自己的眼光脱离刻板印象的价局限。

3. 希腊的智慧

连续问三、四次“为什么”,最终会探测到别人没意识到的深层动机。

对付自己,我也用同样的手段,一一挑战自己的原始前提。

本章藉由希腊三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斯多德的智慧,认识自我,探讨生命的意义,重新把生命定焦于幸福(eudaimonia)。

作者警告学生,小心提防那些早年的标签,它们会黏在你身上,不管究竟对不对或喜不喜欢。什么是真实,绝对客观的真理并不存在,所有东西都有附带条件,依附于情境、观点,和一开始的假设之上;就如同黏在我们身上的标签一样,是他人所认知的事实。对柏拉图来说,我们看到的或知道的,只不过是事物的影子,那是我们对真实的感知,而非真实的真相,真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苏格拉底是个伟大的质问者,其“为什么”可以帮助人澄清思绪,探测到深层动机的方法。亚里斯多德对生命的见解–黄金中道(亦译成中庸之道):“足够”,认为德行不是恶行的相反,它落在过多与过少的中间地带,罪恶是逾越了中道,逾越了介于多和少之间的中点。财富不见得一定是件好事或坏事,而是达到某个更大目标的手段。

4. 婆罗洲的教训

假如你的生活实验都得到好结果,很可能是你推自己推得不够远。

如果勇气大一点,或许这世界上有别种生活可以属于你。

婆罗州的教训里面,作者提到人生所发生的大多数状况,课本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而且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大多数时候你必须自己做判断、自己下决定,然后坚持你的决定;作者另一个发现:如果你真的想学好一样东西,可以去教教别人。

“任务后的检讨”有如个人经验加上反省,才能内歛消化成为自己或组织的智慧,其目的不是批评或指责,而是了解、学习并得到帮助。“评估”正如字面意义,只是在做评估而已,但评估不可避免地带有判决的意味,因此导致员工防卫性反应。在组织里缺少有错无妨的文化。

5. 黄金种子

那粒种子往往只是无心的一句话,有时候也可能是及时的赠金,是时机恰到好处的引介,或是得到机会去承担自己从未负过的责任。

作者发现职责过少与职责过多之人,其压力一样严重,只是忙人觉得自己有用,被需要;过闲的人,反而心理上更为沮丧,觉得自己没用不受重视,以某种方式反击组织,即使是不起眼的职位,也有强大的负面力量,使事情停顿不前。同时,了解有些志不得伸的员工会被引诱运用负面的力量,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展示自己重要性的方式。黄金种子的播种须是真心、诚恳,而非是一种仪式,因为仪式不被当真,不受重视,也少会发芽;灵活主动,再加上乐于助人,你我都会是黄金种子。

6. 教商业的学校

管理并不神祕,观念也不难懂。

难是难在观念应用,而不在观念本身。

作者逐渐在英国大学学程中引进管理实务的感想与历程中,体认:管理有些层面可以在教室里讨论,却无法在教室里培养,例如人际关系、沟通、合作等;经验与知识须齐步并进,库存的知识腐坏得非常快,通常等你需要时,它己不存在了–学到就尽快去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假使不到完美就不做,我们永远不会开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给人自我信念,使人能掌握自己的生命。

7. 安蒂冈妮的挑战

我们应该跟随市场,还是领导市场?顾客永远是对的吗?

我们应该追随共识,还是相信自己的选择?这些决定有时并不容易。

西元前五世纪索福克里斯写的希腊悲剧《安蒂冈妮》的书,安蒂冈妮被迫在叔父的命令和自己的良知之间抉择,她为信仰而战,同时也须为实践他的信仰而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本书是象征作者的愿望,希望经理人除了专业,还要有价值观,找出自己生命和工作中的首要目标,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老板的奴隶,成为哲学家经理人。同时作者又提出哲学上的思考题目,有没有任何信念是我们会一心坚持的,宁愿违抗命令,不顾后果的?有什么底线是我们绝不会越过的?个人的道德标准究竟该不该凌驾于合法的权威之上?好人是否应该遵守坏法或恶令?当压力增强时,不知道我们会给良心多少价值,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说真话的人,这样做什么也赢不了,可能输掉一切。权力引诱人腐化。

作者认为,当问题涉及道德时,就像安蒂冈妮的例子,决定反而容易一点,只有你才能衡量违反自己信念的个人成本,和坚守个人真理时很明显所出现的痛苦,比较何者代价更高,决定是你自己,没有人有权力去挑战你心中深处的信念和想法;当问题涉及比较实际时,像是怎么做会更好之类的事,决定起来反而比较麻烦,是要按照自己的价值和信念去做,需付的代价可能看来不值得,还是顺流而下容易多了,只不过潮流可能把你带到不想去的地方。

8. 父亲的离世

要在派对进行得热热闹闹时离开,总是很难,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打击来触发改变。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就会打开。

作者在自己父亲死亡前,对父亲有些失望,认为父亲似乎是个不求上进的人,对父亲的一生从来不曾了解过,也不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想法,直到父亲死亡灵柩送至教堂安葬时,才恍然明白,有那么多人受到父亲的影响,才知他不是一位平凡的人。反观自己,在忙碌的生活和所谓的成就中,迷失自己,开始明白接受他人的价值和抱负,而不努力找出自己的方向,了解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而非父亲身上, “作者评断他父亲的方法一直是错的”。

以S曲线理论,运用到个人也适合,在事情仍然进行顺利的时侯,就去考虑展开新生命、新工作、新兴趣,这对个人来说很难办到,而选择另一条人生道路的时机–舒服的感觉是其中之一,但是需要勇气与契机,才能被震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考虑拥有两三个非常不同的人生,各需不同的技术,各得不同形式的报酬,这种情形未来会更普遍。

9. 家是城堡

根据法律规定,慈善机构必须有清楚陈述的社会目的,企业则否。

企业只该对企业主负责吗?还是企业也是应有清楚的社会目的?

组织经常出现的怪现象:

作者以为当学监可掌管一切,结果只是错觉,因为总有个人或一群人在你之上。
组织结构上头重脚轻,经常出现,头头一大堆,喽啰太少。
在上者决定一切,但必须做出成绩的还是喽啰。
“外包”潮流的兴起,产生新类型工作模式的浮现,在“跳蚤经济”中,各种微型企业、自由工作者,都可创造价值。作者警告刚出社会的人,他们一直被教导要去面对的世界,是他们父母所经验的那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对多数人而言已经不存在了,即使存在也撑不到他们工作生涯的结尾。

10. 圣马可和圣乔治

死亡是个很有用的截止期限。它提醒我们,生命是个短暂的机会,可让我们在己身之外创造些什么,说不定能长留世间。

作者以生长的乡村圣马可教堂的简单,平凡中见伟大,像是上帝的房子,具有能振奋精神或带来平静,与圣乔治礼堂满布人类自豪与荣耀的表征,充满人类辉煌事迹的地方,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两相比较。

在温莎保四年中,作者了解宗教与所有的组织没有两样,它们似乎对自己的生存,要比对奉行组织存在的使命更感兴趣,也有太多组织像是监狱,而狱卒关心自己的福利,更甚于所照管的人的福利;宗教对道德专制所带来的危机–没有个人的思考;有了宗教信仰对于是非区别也不见得就容易,而使大家停止思考,难有自己的思想,总要受限于上层意思做事,如此日子才会简单。另外不希望政府取得道德权威的角色,来揽上新的责任,处理的方式不是增加更多规定,而是进行更好的教育,让大家有能力自己思考。

11. 组合式生活

如果人们都能感受到,“足够”已经很多、“更多”是无谓的追求时,世界会成为一个更多样、更诚实的地方。

作者离开圣乔治堂的学监之职,学到两个重要的人生教训:不要提出你不是真心想给的东西,还有,不要放话去钓别人的赞美或保证,因为你可能钓不到。与此同时,作者思考自由工作者生活方式,建议五十岁以上的人去过这种日子,把组织留给年轻的一代,别指望自己的智慧能够弥补精力的不足,甚至比年轻人的活力更有价值。

组织或职业或许容易将人放进一个身分的格子,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作者认为会如此的答案是没有安全感。组织如同舒适监牢,可学到东西,但少有言论自由。组合式生活不用跟随组织节拍做事,能依自己的生活目标设定优先次序,甚至包括如何最适当的安排空间、分配时间,以及要在何处与何时做这些要紧的事,能说能写自己真心相信的话,当一个真正想当的人,藉此探索自己其他面向,作者终于视自己为“社会哲学家”,而非任何一类管理学专家。

金钱从来都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而每一种职业各有一把成功的量尺,是区分高下的方式。在我们找到自己在金钱方面的“足够”定义之前,永远不会去追求自己人生真正目的的自由,必须诚实面对自己真正看重的东西,面对希望如何定义自己、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设法使世界为我所用,而非我为世界所用。

12. 有产阶级

公司的目的不是赚钱。公司赚钱的目的是为了做更多或更好的事。

至于什么事,那才是界定公司存在的真正理由。

现金和遮风避雨的一片屋顶是生活必需,而扩大来看,房地产和金融是资本主义的燃料。所有权对个人或对企业,本质上并无不同,它可激起拥有人的雄心与干劲,但所有权仍是自私的。股票选择权的政策扭曲了资本主义,必须承担一大部分的罪名,使整个企业界的文化可能已经扭曲为主张市埸为王、股东永远优先、成本第一的教条简化了生活;也使文明社会衰退,并使非商业的医疗、教育、运输等方面本该获得的注意力和资金,皆遭到侵蚀。股东真的是公司的主人吗?他们是投资者,甚至可称他们是赌徒,误以为公司以赚钱为目的,误认手段为目的,就成了完全自我取向,圣奥古斯丁称之为最大的原罪之一。传统的企业应思考,企业文化核心的中心问题就是:“公司是为谁、为何而存在?”

13. 厨房和书房

我们都不应该被囚禁在过去的规律里,而是配合自己的需要

运用时间和空间。不论组织或个人,都该这么做。

作者以自己的厨房与书房为例,厨房前后共搬七个不同的地方为配合当时所需之空间;书房则需求要大一点而牺牲待客室,要空间配合我们需要,而非我们去迁就空间。作者提及有些公司开始觉悟办公室是笔很大之固定成本,但有不少空间被浪费,促成某些办公场所的“热桌政策”及未来办公室会更接近传统的城市俱乐部,最后预测在家工作或从事兼职工作可能是未来之趋势。

我们没有必要按照农业时代的公式过日子,提出“机动假”观念,及时间分割,使假日和工作日如何分配,应由雇主和员工共同协议,来促成更有创意的时间运用,从过去被时间追赶,变成现在我们可自行管理时间,生活更为自主,增加个人生活品质之改善。

14. 学校如犬舍

学校是儿童接触到的第一个正式组织。在这里,他学到权力,学到人际关系的愉快和痛苦,也学到要怎么做才能成功。

本章描叙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与期待,简略的文字间流露出举世闻名的组织大师,从九岁起十年离乡背景在寄宿公学校遭同学欺负下缺乏父母在身边关心、安慰的孤寂生活,痛恨学校教育,但是,日后作者面对子女教养的怯懦仍然抉择了同样的方式─把教养交给寄宿公学校,文中充满了作者对当时教养抉择的迷思与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让为人子女、父母的读者更能从文中深思,唤起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对孩子的关怀。就当前而言,作者认为我们需要的是教导思考的学校,而哲学课程的学习,藉由群体讨论方式更合适,只对议题的探究,以及弄清楚自己立埸,尤其是在重大道德与伦理议题上的立场的讨论。

15. 家庭大事

我们都需要一个归属的地方。组织不算数,它们的寿命不够长,而且当我们的技能开始落后时,很容易把我们抛弃。然而,家庭永远在那里。

作者对于儿子要选择人生伴侣时,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你娶的不只是一辈子的爱人,还要娶来她一整家子的人。”这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历史塑造了文化”,进入一个新家庭,跟去一个新国家居住没有两样,你得学习他们的行事方式、风俗习惯,赢得定居权,还保有自己本来的身分。择伴侣的基础,是终有一天会成为最好朋友,好的婚姻会在两人共度人生过程中,渐渐微妙地改变彼此互定终身的基础。

在教养子女方面,最困难的局面,要到他们脱离父母掌握时才开始,特别是他们小学的老师,是生活中的绝对权威。我们倾向把不正确的压力加在孩子身上,要他们追求传统的成功,即使学校的课程跟他们的天赋不能配合。依据嘉纳的理论,能力的范围要比智商广,有些人善于与人相处、规划能力一流,这两者在学校都比不上考试分数重要,即使日后这些能力对生活的帮助很大。维持家庭和谐、团结,保有成员独特性,这当中的平衡需要感觉敏锐,也需要折衷让步,而沟通就是关键,当孩子变成了朋友,你就知道这个家庭是成功的。

16. 大师的时代

在富裕的现代世界里,成功的定义反而是个棘手的问题,有很多选择,却没有选择标准。连企业主管也必须是哲学家。

首先作者给“大师”下了一个注解,大师是从什么才开始的与大师的重要性,因为所称的大师所提出的各项专业名词或是理论,是很深远的影响组织的层级、运作、目标,甚至整个组织的生存与命运。现今令人困惑的则是组织本身创造的虚矫语言,跟实际发生的事情毫无关连,经常缺乏真实意义,结果,这些词汇不再具有清楚的意义,它们成了管理的新八股。还有些新术语的提出:组织再造、核心能力、六个标准差、三百六十度回馈、全球化等等,这些只是伪术语的几个例子,它们使原本不言而喻的事情变得很伟大,作者认为这些只是在说,不论顾客在哪里,它都能提供帮助,这种伪语言创造了虚假的神话,彷佛任何管理上的麻烦都有技术性或专业性的解答。

作者提出自己的看法,“我的观念很少具有原创性,我用什么字句表达才是关键;把关于组织的已知研究,用学生所能意会的语言整个翻新一遍。”又主张“语言会塑造态度”。先后提出酢浆草、夹心甜甜圈、划船八人组、组合式生活,都是把抽象的观念转译成好记图像的例子,它们是低解析度观念,无法明确地定义,也不能告诉你去做什么,本意只是用来刺激思考,并非取代思考,其目标是替众人解释他们身处的世界,不是告诉他们怎么应付那个世界。在这多变的世界,有很多选择,我们却没有一个好的选择标准,作者希望企业主管也必须是哲学家。

17. 带者麦克风旅行

我可以说是所谓的社会学观光客,我喜欢观察一个国家怎么运作,人民怎么生活、工作,可能的话,也去认识那些人。

作者受邀去世界的不同角落演讲或开研讨会,不为赚钱,是拜访当地的企业、学校、博物馆或歌剧院等负责人,这样的经验是钱买不到的。作者亦自称是所谓的社会学观光客,喜欢观察一个国家怎么运作,人民怎么生活、工作,可能的话,也去认识那些人。作者夫妻俩喜欢旅行的另一个原因,旅行提醒他们世界有很多个中心,每一个中心对生活在那里的人都很重要,他们关心的事跟我们很像。进步的老问题,更多就更好?以及怀疑进步的意义,市场力量的无情又难躲开,竞争很难避免。

小国的经济体作者称“跳蚤经济体”,跟主宰国际贸易的大象国正好相反,小国的差异才是引人入胜的地方,它们乐于维护那些差异,作为抵御全球市场复制力量的壁垒。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本质是贪婪、匆忙的,如社会学家高夫曼曾经称大多数企业跟地主国之间是“计程车”关系,亲密而短暂。经济成长越快,最顶层和最底层的收入差距就越大,在收入差距增加的同时,健康恶化、忧郁症和暴力在低收入人口中,似乎节节上升,这个予盾,经济的成长经常带来社会的衰退。

18. 七十岁生日

我做的事情是多么微不足道,可是我去做的本身,是无比重要。

━━伏尔泰

我不知道,参加我的葬礼的人,会觉得我这一生曾经好好活过吗?

本章是最后一章,略带感伤,但很实用。亚里期多德的临终习题:想像自己在一生的最后一天,会怎么评估这一生。作者要我们想像活到很大年纪,寿终正寝,写篇简短的纪念文章,一篇你希望好友在告别式上为你宣读的颂辞。

“认识自己”很难做到,但下一步“接受自己”也一样难做到。亚里斯多德说得简单,他叫我们专心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但是要弄清楚是哪件事,而且从此一心一意去做,可不简单。“尽你全力做你最行的事情”就能找到eudaimonia。

三、专书评价:重新创造生命的意义

这是我拜读韩第大师的第一本书,对作者的生平,稍有耳闻,对作者的主张,略有所知,但是真的读了这本书,才感受到大师的魅力,那种真诚、坦率、从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一个人探索未知世界的不安与勇气。奇妙的是,反而会受这种勇气所鼓励,知道自己的恐惧是正常的,知道自己不需要否认它,知道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重要性。如同李开复博士所说:“我的影响力最大的发挥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声音’。”本书作者何尝不也要我们诚实倾听自己的声音。希腊三哲人的智慧有助于弄清自己生命的意义。

1. 苏格拉底的智慧–认识自己

首先从伟大质问者苏格拉底的怀疑出发4,开启自我的怀疑,是诚实面对自己,不要装作一个不是自己的好方法,如社会心理学乔哈利之窗,减少他人所不知与自己所不知的窗格,而哲学训练,有助于认识自己,了解自我。同时,苏格拉底的质问及批判可利用于组织、同仁彼此间及自我。若用于组织时,在权威系统下的组织,接受不了自己的王国存在错误或腐化,最后的结果,严重的话就如同苏格拉底或安帝冈妮的下场一样–死。如作者早期抱持怀疑的态度,要质疑大家都接受的意见,寻求另类途径来解决问题,于晚期时,表示想法和建议时,私下表示。若用于同仁彼此间,最终会探测到他人往往没有意识到的深层动机,但是可能会惹人厌,使对方很火大,但只要问话恭敬有礼,这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最后用于对付自己,是最好的,有助引导具有自我判断的意识,挑战自己的原始想法。

2. 柏拉图的智慧–真实的认知

再者柏拉图告诉我们真实的真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认为我们看到的或知道的,只不过是事物的影子,那是我们依赖感官对真实的认知,而非真实的真相,就如同黏在我们身上的标签一样,是他人所认知的事实。相信“权威、奴役,是真相的最大敌人之一”5。换句话说,生命是一个假说,在整个生命结束之前,很难证实或否定这个假说。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有段内容,或许说得适切: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6。真理、正义、道德正如所有价值体系不排除独断和偏见7。譬如在“良知”里面加上“忠君”的成分,就没有人能分辨出这是超社会性的德目,或只是统治者的圈套,使得有良心的学人都可以成为奴才8。另雅斯培在《真理论》中认为,没有绝对真理,真理是在许多历史过程中相遭遇的,因此,我们只能透过互相“沟通”和交流思想、互相启发来发现真理。

3. 亚里斯多德的智慧–黄金中道:足够

最后一位哲人亚里斯多德的智慧黄金中道(中庸之道)观:足够;亚氏认为德行不是恶行的相反,它落在过多与过少之间的平衡点;罪恶是逾越了中道,逾越了介于多和少之间的中点。金钱对亚里斯多德来说,不见得一定是件好事或坏事,而是达到某个更大目标的手段。金钱有如金庸武侠小说里射雕英雄传所提“武功”,武功本身并无善恶,端在人之为用,行善则武功愈强愈善,肆恶则愈强愈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9。亦如圣保罗所说,人对金钱的“爱”,才是通往所有恶行的道路,但并不表示富人就一定是恶人,全看他们用钱来做什么而定,金钱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亚氏认为人不应该偏向哪一个极端,找出事物的平衡点是找出幸福的关键,人才能过快乐和谐的生活10。

4. 热情与行动

心理学上的一个大辩论是,我们有没有一个核心身分,存于内在自我,等待发掘?还是,我们的真正身分是与时俱变的结果?葛拉威尔在《引爆趋势》一书中指出,我们每个人先天倾向都是他所谓的专家、连结者和推销员三者的混合体,只是我们每个人通常会接近其中一类。作者反省起来,认为自己是专家,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确会从经验中学习而逐渐变化,感觉上我们表现出来的自我的确不只是那个与生俱来的我。然而,作者在检视自己并研究一些成功创业人士后,发现“热情”可以使最不可能的人成为推销员和连结者。假使你意愿够强,几乎任何事你都能做,而且一定做得成,最后,作者知道自己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前半生入错行,而是自己对于当时所做的事并不够热情。人必须具有热情、勇气与执着的信念才可以生存下来11。

一般人如果觉得就快要有重大发现时,一定会急于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但鞭策爱因斯坦的是他那想发现的热情,而不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12。有了充满热情地从事所选工作的冲劲,接下来要有积极思想态度及行动。人一生的成就,绝不会超过他自己思想的限度13。但需要行动,来成就一生的志业。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或许只说一半,正如史宾赛所言:“教育的最大目的在于‘行动’,而不在于知识。”作者认为读过书的人,或者说是学者型的人,都被教导怎么理解知识,却没被教导怎么行动。欧洲管理学院的伊芭拉主张,成功的人生并不等于先知道做什么再行动,而是刚好相反,只有在行动、实验、质疑与再行动中,才能发现自己是谁、是块什么料子,这正是作者自己的经验。我们的身分有部分是遗传来的,有部分是早年的经验塑造的,但是在我们探索更多的可能之前,并未完全成形。正如谚语:“除非你亲自曾经尝试一下,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你能够做什么。”

5. 培训员工方式

培训员工方式之一:沈浸理论,把人丢下水,看他们能不能自己学会游泳。

培训员工方式之二:书僮角色,藉由观察、研究来学习。或许公务人员考试及格录取人员实务训练方式属这类方式。

培训员工方式之三:要保证学会某种东西,最好的方法是去教教别人。所谓教学相长,乐趣无穷,县市政府业务训练,可藉由承办业务同仁就相关课程当讲师,可温故知新,亦可保证学会。

培训员工方式之四:个案研究的练习,可以训练分析能力、逻辑推理,使人学会从累积的资料中,设法构思一条前行的道路。如藉由读书会提供个案,藉由辩证方式,激励大家共同思考,了解自己的立场,有助于问题的认定。

6. 内容不足的建议–价值冲突与需要冲突

作者在书中提及价值观、人际关系与需要选择的重要,作者是否可以增加价值冲突与需要冲突的议题及如何学习化解冲突的概念,与对方作思想交流,毕竟这些能力对生活的帮助很大。

四、心得见解:善的具体表现是幸福

1. 快乐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只是“在”而已,但不一定快乐。你自认快乐吗?真正的快乐,每天高高兴兴,不为什么的就能快乐,对于没有遇过这样快乐的滋味的人来说,恐怕连想像都很难罢。等你真的快乐了,您就会知道真正的快乐,是多么的 –快乐。作者乐于使自己成为自由工作者,正是他找到工作的乐趣,知道真正的快乐。

丹麦–被誉为现今最快乐的国家,在丹麦,学校不选模范生,更没有排名,学期末家长拿到的是“没有成绩”的成绩单。丹麦的小孩从小被教育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自信而快乐,不追求高分,学习开放、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心,有良好的社会能力,不跟别人比较,只追求自己的天赋。快乐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懂得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选择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的成功14。我们的教育似乎是为完成父母未完成的愿望,如此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快乐上,难道会有真正的快乐吗?

彼德潘快乐时就会飞起来,他飞起来的能量是来自快乐。在组织中,领导人的根本任务,是把这些个人的企图心和需要,跟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使每个人认可其重要性,自然能快乐的做起事来,目标就能像彼德潘一样“飞起来”般的突飞猛进,那么领导的任务就容易了。当然,这全都说来容易、做来难。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假使不到完美就不做,我们永远不会开始。爱与理想、尊严、和快乐这三个条件之中,“快乐”最为重要,一个人只要真正的快乐了,他本性里面的爱心、理想、和人性的尊严,都会自然出现,不必别人操心15。

我们公部门的领导风格,延续以往求学时,以争取分数和排名来扭曲教育目的的方法,如法泡制的以争取排名式的绩效管理是组织唯一的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唯一价值,是组织决策的唯一行为准则,“绩效管理”会不会又如作者所言的一种伪术语创造了虚假的神话,彷佛任何管理上的麻烦都有技术性或专业性的解答。作者深信,关切个人胜于组织,毕竟,组织只是前者的工具,假使组织能更重视个人(组织就是个人所组成),它们发现其目标将更容易达成。组织是社会的仆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提供我们需要或渴望的物品和服务。如公部门为了塑造多元学习环境,建立各式的训练、研习方式,鼓励公务员快乐终身学习美意,机关不该把追求绩效说成目的,它只是学习的手段,故不应误认手段为目的,就成了完全自我取向,圣奥古斯丁称之为最大的原罪之一。

不要设太多规范,免得限制创新和发展16。史英教授说: “要能够创新,才能体会改变了旧习惯以后,人可以怎么快乐;但又要先对那种快乐有了体会,人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而真正有所创新。这种予盾,不知何时才能解开?”,另创新变革首在模式的改造,例如新竹县政府推动“便利超商式人事服务通路体系及数位人事服务网”即是运用工具结合流程模式的改变,达成服务模式的改造。所谓工具就是资讯科技整合的概念,流程模式的改变就是由原本传统以书面、邮寄等方式,转变为网路资讯传输,建构出“正确、快速、便利、贴心”的人事服务通路体系,达成节省时间,减少公文用纸量,降低处理工时等成效,产生质与量的变革,提供好的服务,同时也为公教同仁追求更多的幸福与快乐。再者,创新与犯错的冲突:就组织而言,对个人犯错的谅解与给予机会,不要过早给予贴上标签;就个人而言,要勇于承认自己犯的错,并请同仁看到出错时,一定要帮忙;组织要有容许不完美的事发生,创新才会发迹。若缺少有错无妨的文化,每个人只会因循旧制,保平安,如有句谚语:“有功不赏,弄破要赔。”组织自难有创新,长官要有容许同仁犯错雅量,不要动不动就惩处,以法相绳,或许公部门就会多点创新。给予员工学习的机会,比动不动给予记过处分还要重要17。看出事情的光明面、调整心情看待事情的眼光,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是不是能真正的快乐,能够看清真实的自己,会让人感到越来越轻松,人会变得非常快乐。从光明积极的一面去看,组织或许也该如此吧。

2. 自由

美国政治家巴特列克·享利说:“自由比生命更可贵。”法国革命时流行的口号:“不自由,毋宁死。”谚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我国宪法对自由的保障,有人身自由、居住迁徙自由、言论自由、秘密通讯自由、信教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以及除为防止妨碍他人自由、避免紧急危难、维持社会秩序或增进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之其他自由权利。台湾几位自由派学者,强调个人自由是最高的价值判断。从古至今,自国外到国内,都在强调自由的可贵;自由得到真正的保障,才是做自己主人的开始吧!但在社会、宗教、组织的限制下,似乎难以超脱世俗,为了讨好别人、长官满意,选择自我欺骗,活得不真诚与自由,作者在成为自由工作者之前何尝不也是如此吗?卢梭主张,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组织如同舒适监牢,在言行上,都要注意自己说的话,以免违反了所属组织的利益,如果要在组织伸张言论自由或是天赋人权就太不智了18。如公务员服务法规定,公务员未得长官许可,不得以私人或代表机关名义,任意发表有关职务之谈话。

自由很好,但自由是为了什么?过自己的生活?更进一步思考自己生活的目标及优先次序为何。柏加耶夫认为,向自己的心灵深处探索自身的价值,在主观的观念中才有真正自由的价值。彼得杜拉克曾说过,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得准备一生中至少换过两个以上的工作。或许如此,作者建议五十岁以上的人,至少要能自由安排适合自己的生活,过另一阶段的人生,成为自由工作者,没有一个标签能告诉人,自己属于什么组织、有资格做什么,将自己放入一个身分的格子。在没有组织牵绊,进入广大无边的世界时,自由反而成为一种负担,每个人也必须承担这个负担,去创造自己的价值,人的特点在于,他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当你重获真正自由后,你能写自己真心相信的话,当一个真正想当的人,去任何爱去的地方,只为那些看得起的人工作。在法国哲学家路易·拉维尔看来,“自我”只有在随时随地处于主动创造的状态中,才能存在和维持其地位。存在主义的最高生活理想,人生的基本目标 –绝对自由,也就是为自己的行动提出一个可以为自己接受的规范19。

追求自由的过程,就是解放,也就是有了知识以后,一方面也许可以改变自然,一方面也许可以顺应自然,要怎么做,要怎么想,要怎么和别人共处,都由自己决定,这就得到了解放。所以,知识是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从过去的阴影中释放出来,也就是进入真正的快乐20。沙特的自我意识是自在,没有任何内容,它是虚空的观念,像是佛教所说的观自在,是清净本性,不为红尘所染,也就是佛教的重要观念“我空”。而意识的虚空,没有任何限制,便是自由,是沙特哲学的创见,像是佛教的解脱21。组织或许亦该有更松散、更有弹性的工作方式,在这多元社会里,空间和时间都开放给大家去争取,不应该被囚禁在过去的规律里,而应该配合自己的需要运用时间和空间,不论组织或个人,都该这么做,如此,生活就有更多部分可以自主。互信是个人在组织中自由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组织存在互信,就不需要设定重重规定,到处都是稽查关卡跟稽查人,使组织常花太多时间在确保本该发生的事情确会发生。在组织中,信任就像触媒一般引发高度奉献的意愿22,如果大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有能力做到,就应该任凭他们自由去做;若能力不足无法信任时,则应着力于过程辅导,培养能力,而不是抛弃他们,让其自生自灭23。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才被管理,人不被管理,而组织不是机器,人不喜欢被当成东西,也不喜欢被当成问题去应付或解决,组织是个人组成的活生生的社群,如果领导人知道社群的目标是什么,又能使每个人认可其重要性,那么领导的任务就容易多了。而领导人的根本任务,是把这些个人的企图心和需要,跟他们所属的较大社群目标结合起来,当个人的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后,个人就会产生责任与自发行为来达成目标。人生哲学家艾力克·佛洛姆的“论责任”中,认为“在真正的意义上,责任应该是完全自发的行为”。云林县政府自今年8月起试办员工免签到退差勤管理,就是让个人生活更多自主性,“尝试‘去掉’敌意,‘添加’善意”,在组织内部建立彼此初步信任;在实际生活里,组织的意愿向来主宰一切,当然要改变根深地蒂固的传统是需要有勇气和知识,就如同放弃己见与坚持己见是一样重要。云林县政府试办员工免签到退差勤管理实难可贵,亦个人自主管理的一大步,或许未来能如作者所言,做到自己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画分自己的工作时间,由过去被时间追赶,变成现在我们可自行管理时间,更为自主,制造更有创意的时间运用,个人生活品质之改善。冲吧!幸福云林。

3. 圆善

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穆勒把功利主义规定为最大幸福主义,功利就是获得最大幸福;幸福就是值得欲望,值得追求的。人生在世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忧虑和恐惧,为了克服这种精神压力,揭示了生存的勇气。保罗·田克力看来,勇气,如果从人类行为及价值上去看的话,是一种伦理学的概念;但如果从生存的一般性及人之自我肯定的角度来看,是属于本体论的概念。田克力强调勇气为达成自我肯定所做出的不顾一切的牺牲精神对于捍卫人类尊严的重要意义。柏拉图在《共和国》中明确指出勇气是一种介于理智和情欲的“善”。在柏拉图看来,不论就个人或国家而言,勇气和智慧、节制及正义,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德。亚里斯多德认为,勇敢地忍受痛苦和死亡,都是高尚的行为,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将其高尚的理想与德性的目标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勇气是个人之本质的和实存的肯定,是居于首位的美德,而勇气最大考验就是正义、为至善的目标而心甘情愿地做出最大的牺牲,视死如归24。亚氏把德性、圆善与幸福看作是相同的概念,并认为善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在这些等级和层次的善之中,有一个最后的目的即最后的善,它就是圆善;圆善本身就是目的,它任何时候也不能成为手段25。

康德提出圆善是最高的道德理想境界。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把快乐、幸福和善这三者通过感觉连系起来。在中国哲学上对幸福的看法,或许“福德”两字正代表幸福吧。有了德也就有了福,德就是福26。正如孔子对道德的重视,不汲汲于贫富得失,曾表白自己的生活态度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蔬食,饮水,曲肱而忱之,乐亦在于其中矣。”也特别地赞扬颜渊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快乐、德行、幸福在于精神,而不在物质。作者主张,假使善的本质真的是人性的一部分,只要我们愿意去做,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就找得到,正如托尔斯泰说的“神是生活”,我们可以在生活过程中找到神,在世间日常事件中尽力挖掘事物的意义。

4. 自己的生活全凭自己来创造

现在人们为了赚到足够的钱去买需要的所有东西,追求对物质层面的需求,使得大家所关心的是“我可以赚多少?”的问题,轻忽“我是谁?”这样的大哉问,科技进步而轻忽“我是谁”的了解,想要由别人身上追求幸福。最近有一个广告词:另一半爱你的可爱是幸福;另一半爱你的不可爱是奢华的幸福;一千朵玫瑰花在你脚下是幸福;一朵玫瑰花在你的手上绽放是奢华的幸福。然而,有一种人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我不知道这样能不能有真正的幸福。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妮娜》里的故事中,托尔斯泰笔下的地主列文,参加农民的劳动,他需要肉体上的运动,要不然,性情一定会变坏,于是下定决心割草,不管别人会怎么看他。列文割得越久,越觉得忘我,却感到无比的愈快,汗水流满了一脸,从鼻子上滴下,而背后湿透得好像浸在水里一样,他感到不是他的手在挥动,而是镰刀自动的在割着,让身体自动的动作,工作就自动的完成,据说,那是最幸福的瞬间。劳动,绝不只是身体的辛劳与行动,更是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这种境界,只看我们的决心与智慧27。

一个人找到真正的自己的过程,总是在长久的茫然之后,慢慢才发现,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值得一做的事。北极星知识工作公司董事长严守仁,不也如此,找到他终生志业:营造良好生命教育环境28。“找出你的天职”,因为相信人人都有特殊的生命才能,等着自己去唤醒、去追寻29。察知不过是思考的开始,经过反覆思考,才能变成智慧。人所最不能理解的,正是人的自身,透过质问自己存在的理由,人证明了他与众不同的存在,于是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最大的困难只有一个,就是自己!所有的问题,起缘都是自己,所有的答案,也都潜藏在自己的身上!巴斯卡说:“人是一根有知觉的芦苇。”当我们努力要得知如何实现自己的“存在目的”时,最大的局限往往不在于缺乏资讯,而是在于自我设限,只要找到自己为何存在的理由,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去实现这样的目的与理想30。

存在主义认为,一个人存在或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不在于他是否活着,而在于他是否活得有“自己”的特色,因而能把他自己同别人区分开来。如果一个人活着,毫无个性,没有那种要把自己同别人区别开来的雄心,只满足于一般人存在,同别人“同流合污”,甚至像世上一般事物那样地存在,那么,这种人虽然活着,他也是“非存在”。亦认为,任何个人的生活不应该预先有任何规定性,你要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先生活下来,这是先决条件,你活着,也就是存在下来,有了存在,才有你自己;接下来,自己来掌握自己,全部责任由自己的双肩上来承担,一切要由自己来支配。人首先必须存在,才谈得上有关人生的一切;如果人自己不存在,则一切也就不存在,就从你自己的存在开始入手,抓住你自己的存在,体验你自己的此时此刻的存在,就是把握人生价值和人生真理的唯一方法。我们一生其实是在寻找自己的身分,生命的过程,像是爬一座身分的梯子,我们逐渐证实、发现自己。心理学家马斯洛(Abe Maslow)称之为需要的层级,就作者来说,则更像是梯子。梯子的第一阶是生存,接下来,生存不是问题了,我们必须表达自我,建立自己独立身分,对大多数的人而言,中年的成就代表达到了这一阶。但是这个梯子并不止于此,梯子的最后一阶是“贡献”,是对自己以外更大群体的付出。曾有人以另一个方式描述马斯洛的层级,把一个人理想人生的组成部分列为生存、学习、爱、留下遗产。一个人被人留下印象,不是因为他怎么赚到钱,关键是那些钱用在什么地方。

金钱使人自由;金钱使人奴隶,端看自己如何看待金钱,只要它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即可。重要的是,钱不是某种东西,它代表的是所有物质的东西,重视某种物质的东西,不过是某种价值观,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忘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只重视钱,就表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追求的对象,那就没有止境了31。成为金钱的奴隶,只为物欲,做自己憎恨的工作,那就可能成为浮士德的交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人认为朋友最重要,有人认为车子房子,也许还加上妻子,才最重要;不管你重视的是什么,钱都是达成那些目标的工具,而不是目标的本身。钱也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对不少人来说,钱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让家人过得更好、买到舒适生活的一个方式。依亚里斯多德关于“足够”的学说,在我们找到自己在金钱方面的“足够”定义之前,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自由,我们必须诚实面对自己真正看重的东西,面对希望如何定义自己、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在他的时间内扮演多种角色。”正因如此,你所认得的自己,不见得与别人眼中的你是相同的。沙特说:“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人对他人而言,都是一个魔术师,别人所得的“印象”,往往并不是真的他自己。”这当中的差异就值得去思考。我们常听人说:“人生如梦”,或者说:“人生几何”,这些话看来,人生确实无定性,变化莫测,每个人有自己具体存在方式,每个人也可以创造自己的生活,不应满足于随波逐流的生活,不应听任别人或社会的摆布,不应消极地埋怨社会、埋怨别人32。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你现在生活得怎么样,而是在于你是否成为自己生活的真正主人,你如果贫困,生活当然会有困难;但是,面对着贫困这个现实的存在,你敢不敢承担起自己对自己的生活的责任?在承担责任时,你敢不敢藐视周围的一切,以致在心目中只有你一个人存在?如果有这样的态度,你即使穷也可以置之不顾,你仍然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觉得很坦然,并不受贫困的拘束。沙特认为,人是很简单的,我们说简单不是说他是靠自己意识到自己而存在,而是说,他想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即他创造他自身。

作者在幼年时,因一埸意外,学了希腊文又学了拉丁文,而被贴上古典学者的标签,弄得最后到牛津去念那些语文,所以警告学生,小心提防那些早年的标签,它们会黏在你身上,不管究竟对不对或喜不喜欢。一个人如果以别人设计好了的方案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那就无异于自然界的石头–把它放在哪儿,它就在哪儿;也无异于桌椅板凳家具之类–木工设计成怎样,它就被做成怎样。人自己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设计自己的生活。我们的身分有部分是遗传来,有部分是早年的经验塑造的,我们应该不断窥视那乔哈利之窗第四块隐藏的窗格,把越来越多的面积摊开在阳光下,说不定在临终时,不会再有任何东西是自己和别人看不到的。

五、结论:平衡

本书有助于我们厘清自己的人生,让我们不那么仰赖他人的肯定,重新把生命定焦于 eudaimonia,而且,最重要的是,激发我们去思考,我们重视的价值是什么?是金钱?事业?朋友或家人?此外,作者建议,人生已超过事业和家庭两阶段的人,去实行“足够”的学说,去做我们认为此生该做的事情。证严法师认为,心无餍足的人,永远活在追逐之中,以有生精力追求无止境的欲望,犹如夸父逐日永不可及,最后将空过人生,一无所成。

生活就是工作,变化就是休息,从一种工作换另一种工作,本身就能提振精神,将有收入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等混合安排,达“工作的平衡”,做起来就觉得愉快幸福。

在人生的新超级市埸里,没有一个标准,选择只会增加压力,希望藉由傅佩荣教授寻找生命重心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大多数人不再直接抓起熟悉的盒子就走,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傅教授认为,寻找生命重心的方法,用一生所能拥有的东西分析,那一种对你而言比较重要,共分四类16项:

1. 不须努力就能拥有:年龄、外貌、健康、聪明。
2. 成长过程中别人给你的:家庭、学校、专长、职业。
3. 努力后所得到的:财富、名声、地位、权力。
4. 在世界所希望的:朋友、志趣、社团、信仰。

生命原本就是一个很棒的故事,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明白自己就是作者,可以尽情地挥洒,写出心中所欲所想。在人生中,只有你真正知道自己存在的理由,积极地找寻自己要走的路,不要让其他的人事物驱使你、摆布你。一个人是否圆满成功,应该是由自己决定,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我们33。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曾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为得不到我所要的,另一为得到我所要的,发现找错了。”当你找出自己平衡的标准,定义自己成功的方法,并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那你就找到eudaimonia。

转自:  http://www.lztopic.com/archives/397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4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
无怨无悔的度过每一天,这就是我对自己幸福的定义。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10-24 19: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就是我对幸福的定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4 19: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call: 长
幸福这2个字 我想岁数大点才能明白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4-11-18 04:29 , Processed in 1.06542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