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0|回复: 0

[转贴] 墨香舞动的年代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7-20 18: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窗外,晨光熹微,我不忍遗落这难得闲适的周末,于是走进书房,在橘黄色的台灯光下,翻阅那浸染着墨香的手迹。那精致的手卷更是令人怦然心动。手中捧的虽不是真迹,内心却依然心潮涌动。一次又一次,我的思绪穿梭在中国书法的千里烟波中,感悟岁月的沉淀,品味笔迹里流露的人之性情。

  世人常言:“书乃人为,品高,则书格自然高峻;品低,则书格难免低俗。”从古至今,世间问书者络绎不绝,而真正问得其性者又有几何?我欲近前探知,花木掩映,曲径难寻;斑驳木门,虚掩外世,难得窥其究竟。

  只见一青山,一曲水,一小亭,引得群贤毕至,畅叙幽情。王逸少研墨执笔,谢安石把盏清谈,诗酒趁韶华。晋人挥尽风流,遂成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唐太宗称其“尽善尽美”。后世的无数文人墨客倾倒于那秀逸的山水间,感慨于生死虚诞无奈,欣赏着书圣潇洒飘逸的序文,乃悟得人生的真谛。只叹那真迹不知落入了谁人之手,大唐盛世亦将繁华演尽,此后再无人见得这绝世之作。想必那逸少也在叹息。韶华已尽,三分流水二分尘,千古神韵逝水流。

  四百年风雨潇潇,一座高峰从历史的风尘中崛起。这盛世的繁华,气象的宏大,成为了中国古代永远的回眸。书法崇尚的法度也在此时瓜熟蒂落。历史的焦点是多么契合,唐玄宗的盛世随安史之乱一去不返,颜真卿的书法堪称中国书法史的巅峰。天下第二大行书《祭侄文稿》生逢乱世,宣泄着颜真卿丧侄的满腔悲愤。行文不经雕琢,随意涂改,方见年迈的颜鲁公沉痛彻骨,可谓“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无意于书,尽显真率之情。可以说,这是几千年来唯一能与《兰亭序》平分秋色之作。

  宋朝收拾了残唐五代的混乱局面,却无收复汉唐故地的能力。宋朝的书家们也将遗失的经典重拾,在独创的“尚意”情怀中寄情山水,把玩翰墨,不亦乐乎。那是宋神宗元丰年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谪放黄州,于是他将愤懑挥洒,著就了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太多的冤屈,太多的凄凉,将他推落无底深渊。大浪淘尽东坡的一腔豪迈,沉淀了他心中的沉郁顿挫。他不再慨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而是沉吟叹息着“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苍凉惆怅的诗,恣肆奇崛的字,为读者的心头添了一抹沉重。

  尽管那墨香渐行渐远了,却也终究没有散去,淡淡的氤氲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人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古人将这三件手卷奉为至宝,今人同样爱之仰之。还有那米氏的颠戏,云林的清高……是他们开垦了一方广阔厚重的文化之地,是他们滋养了我们的真性情。

  我手捧书卷,望窗外云淡风清。恍然间领悟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文章来自散文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4-12-19 16:00 , Processed in 1.05664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