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11|回复: 0

[转贴] 少数民族艺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7-5-26 00: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描述:蜡染



描述:蜡染



描述:水族背扇



描述:水族背扇



描述:水族马尾绣



描述:安顺--洪福远蜡染作品



描述:安顺--洪福远蜡染作品



描述:安顺--洪福远蜡染作品



【 水族服装 】
简要说明: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他们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相反,他们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认为这才是美的。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单一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


详细介绍:
  水族男装在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周围汉装无大差别,倒是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水族妇女织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精细均匀,所染青、蓝、绿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闻名远近。水族独创的豆浆画印染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群众喜爱。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 ”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
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彩色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对出嫁女儿最好的礼品。
  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一方面是与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他们欣赏的色调与他们生活的绿色自然环境是和谐一致的。因为蓝色、青色是冷色,往往同浓荫、清泉等的清爽柔和相一致,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
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日益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水族服饰作为水族最直观的外部标志,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市场经济在水乡各地的逢勃发展,随着城乡人口的相互交流,水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一是现在的水族男女青年纷纷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外出务工,融入到社会的大溶炉里。他(她)们在接受先进生产技艺的同时也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观念,他(她)们买市场上的成品衣服穿,在穿戴上与汉族青年无异。二是水族服装做工繁杂,费工费料,年轻人为方便直接购买汉族成品衣服穿。三是小孩子从读书到走入社会,基本上都是穿戴汉族服装。四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水族女子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她们冲破礼教的束缚改穿汉装,并以此为美。
但是,水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突破传毕竟是少数,水族服饰以其庄重、大方、飘逸的造型,受到广大水族人民群众的喜爱。只是在衣料质地、颜色、款式等方面有所改变。过去,水族妇女自己种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染色、自己裁剪、自己缝制;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衣料由家织布向机织布转变,集市上便开始有专门缝制衣服的艺人,人们可以买来合意的衣料请人代做衣服;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族服饰在加工、生产和制作方面也上了规模和档次,服装艺人购进各式各样的衣料,做成各种款式的成品服装(主要是衣料质量、长短尺寸、颜色深浅、有无花边装饰等方面存在差异),然后拿到集市上卖,人们只要口袋里有钱,不用再费心去买布,可以直接到市场上随意选购自己喜欢的成品衣服。有些能干的水族妇女还将民族服装店开到县城,大量加工生产水族仿古服装,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随着各级党政部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随着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水族服装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水族服装在三都自治县县城已经得到普及,各机关单位的女职工基本上都制有水族服饰,各民间花灯队、舞狮队、舞龙队等都将水族服饰作为队服。水族服饰的发展出现了喜人的一面。

【 蜡染服装  】
简要说明:贵州苗族用流传几千年的密法手工扎染、蜡染制成,充满神秘浪漫的民族气息和异域风情。注意事项:蜡染服装须洗涤后再穿,不可同其他衣物一起洗涤,不可机洗,水温
详细介绍:   蜡染简介
    蜡染(batik),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周带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唐(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蜡染起源的故事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
    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蜡染的种类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 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染的工艺流程
    蜡染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观出白色花纹。
        蜡染的材料:
    绘制蜡染的织品一般都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腐剂。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贵州盛产蓝草,这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贵州乡村市集上都有以蓝靛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蓝靛买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 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 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贵州民间蜡染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过程:
『1、 画蜡前的处理 』
    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 』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另外一些地区则不用花样,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画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3、染色 』
    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4、去蜡』
    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兰白分明的花纹来。
蜡染的染料
    既然蜡染能染出蓝底白花的花布,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红底白花、黄底白花、绿底白花的民间蜡染布呢(现代染色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了)?这是因为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进行;而红花素和栀子黄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则就很容易掉色。而在这种高温下蜂蜡已经融化,无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难做出其他颜色的蜡染花布来的。
蜡染冰纹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蜡染的"冰裂"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术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描绘对象,特点鲜明。要染多色彩层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蜡的手段,表现力更丰富。现在蜡染多用于制作工艺服装、壁挂、台布等。苗族擅长蜡染。
蜡染的保养
    一、由于蜡染的原料是纯棉布,因此在保养方面应注意防潮、防腐蚀,以免发霉长虫。如果买回后是用于收藏而非装饰,请定期取出凉晒。
    二、蜡染可以随时用水清洗,但在洗的过程中不要使用清洗剂,以免掉色;也不可用机洗,因为很多染画主要是以须边突出主效果,用机洗会将须边搅坏。洗完后的蜡染制品可以慰烫。
    三、蜡染制品买回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装裱。同时蜡染由于是用100%纯棉布制成,因此还是服装、被套、床单等的极佳选择。只要运用得当,一定会让您的居室或者办公室呈现另一番情趣。
    四、蜡染在收藏与保养过程中应放置在干净、整洁、无尘的环境中,并应有专人定期清扫。
蜡染之乡
    蜡染之乡是中国贵州安顺。安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有黄果树瀑布、龙宫、屯堡文化(天龙镇、云峰八寨等)、天星桥、花江大峡谷等众多著名景点。安顺有“滇之喉、黔之腹,粤蜀之唇齿”的赞誉,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更是“商业甲于全省”。安顺于199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蜡染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宾客,自此蜡染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安顺有大量的蜡染作坊、工厂,涌现出洪福远等一批知名的蜡染艺人。安顺的蜡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 水族背扇  】

简要说明:背扇,是用以背负孩子的“襁褓”,俗称“背儿带”,是贵州少数民族劳动妇女重要的生活用品,制作工艺复杂,技法有刺绣、挑花、蜡染、织锦、布贴等。
详细介绍:
    背扇,是用以背负孩子的“襁褓”,俗称“背儿带”,是贵州少数民族劳动妇女重要的生活用品,制作工艺复杂,技法有刺绣、挑花、蜡染、织锦、布贴等。由于贵州各民族居住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背扇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了风格各异、多姿多彩的背扇艺术,生动地体现了永恒而无私的母爱,是广大少数民族妇女智慧的结晶。



简要说明:水族马尾绣——中国少数民族古代刺绣艺术的“活化石”。水族人民具有独特的刺绣艺术,其种类很多,主要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泡绣等。但在这些绣品当中,由于水族马尾绣选材奇特,绣工复杂,制作精美,加上这种独特的
详细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古代刺绣艺术的“活化石”。水族人民具有独特的刺绣艺术,其种类很多,主要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泡绣等。但在这些绣品当中,由于水族马尾绣选材奇特,绣工复杂,制作精美,加上这种独特的刺绣品和刺绣技术在水族民间还广泛地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堪称中国一绝,世界瑰宝!因而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少数民族古代刺绣艺术的“活化石”。



【 安顺--洪福远蜡染作品  】
简要说明:蜡染是贵州高原的一朵绚丽山花,它散发着贵州各兄弟民族情感和趣味之芳香。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不逊于世界各种门类的艺术。
蜡染艺术广泛的民众基础,民族传统性和它所具有的数千年中华文化根基,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蜡染民间艺术家。
详细介绍:
  


    蜡染是贵州高原的一朵绚丽山花,它散发着贵州各兄弟民族情感和趣味之芳香。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不逊于世界各种门类的艺术。


蜡染艺术广泛的民众基础,民族传统性和它所具有的数千年中华文化根基,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蜡染民间艺术家。


    早年毕业于民族学院艺术学业的洪福远先生,几十年来执着于民族蜡染艺术的探索与追求,将传统的民族蜡染与博人的中华古典文化有机地揉和,从而使蜡染艺术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对区域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世界起到了重大作用。其设计的作品,多幅被中国美术馆和一些省市博物馆所收藏。近年来,作品常巡展于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沈阳、苏州、杭州、深圳、成都、福州、厦门、台湾、美国等地。洪福远先生还接受邀请亲自到法国、日本等国举办蜡染艺术展,深受中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好评,上百幅蜡染艺术作品被刊登在中外各类报刊杂志上。中央电视台一、四、七套节目、北京、浙江、山东、福建、四川、广东、南京、沈阳、香港以及贵州省、地、市等数十家电视台对他本人及其作品都作过专题报道。


    自1995年,福远蜡染扎根在安顺市开发区以来,各界的支持加上开发区宽松的环境,使福远蜡染艺术有了飞速发展。福远蜡染频频对外展出,宣传安顺、宣传家乡,不断荣获国家颁发的各种大奖。1996年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展上获取金奖;1997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精品展”上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奖牌和证书,同年又在北京国际民间艺术交流会上荣取奖牌;1998年在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卜荣获金奖;1 999年在跨世纪美术创作大展上获取银奖,同年又获世界华人艺术人会金奖:2000年在西湖国际博览会荣获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2001年开始被邀请出国展出作品;2002年春不经意十又荣获中国旅游设计大赛银奖。


    代表贵州省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型蜡染礼品“苗岭欢歌庆港归”主要是在福远先生的操作利指导下胜利完成的,福远蜡染作坊受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表彰。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蜡染艺术,洪先生一家着手在开发区二环路主干道上筹建蜡染艺术博物馆。为了建好这座蜡染艺术馆,洪先生倾其多年来的收入,在洪氏家族、社会有识之士及有关部门的资助和支持下,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蜡染艺术馆,已在建设中。馆藏精品及配套设备还将争取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土的支援。


    建成完善后的艺术馆,馆藏及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配套设施600平方米,集蜡染制作工艺,历史资料及文化内涵介绍、特艺表演、收藏按理研究、新产品开发创造为一体,融旅游参观、展览接待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于一身。为了挽救频临消亡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工艺,该艺术馆还将担负收藏、保护、整理、陈列贵州省各民族民间艺术之部份精品,供后人参观、学习。


    无疑,建成后的蜡染艺术馆,将会成为贵州西部旅游风景线上的一大文化景点, 这对安顺的形象,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旅游事业的发展等必将起到重大作用。福远蜡染能走上一条以文养文,经济与文化相结合,艺术与市场接轨的示范道路,福远蜡染也在真正走向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5-1-11 23:39 , Processed in 1.06054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