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90|回复: 2

[转贴] 獅城掠影~~吃喝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6-11-2 23: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阿卜杜拉 abdallah,湛江東海人也,是當今大陸,出色的網絡作家。這篇有關新加坡飲食文章及攝影,寫的非常出色

作者:阿卜杜拉
新加坡是個多種族的社會。來自中國、印度、馬來亞、歐洲的移民和殖民者們來到新加坡的同時,也把他們各自家鄉的食譜菜肴、烹調手法一併帶了過來。另外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中心,富饒的土地和熱帶的氣候帶來豐富的物產,而東西方貿易和航路交彙在此,使大量產自他國的原料也源源不斷,這為新加坡美食提供了良好 的物質條件。於是,借助良好的環境,經過長時期融合各種族所長,兼收並蓄,交織滲透,形成新加坡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

美食眾多,自然也成為新加坡政府旅遊推廣中的重點之一。在機場免費取閱的新加坡旅遊局印製的各種小冊子裏,就有專門的美食指南。上面羅列了新加坡的各種著名美食,以及餐館食區推介。阿卜杜拉剛到新加坡住下,腹中饑饑,便馬上開始動身吃喝了。





著名的老巴刹(Lau Pa Sat)外就食的熱鬧人群。由於離酒店近,這裏成為abdallah第一個目標。巴刹,當地土語,意為菜市場。老巴刹建於19世紀末,是新加坡現存最古老的市場之一,現也是獅城著名的熟食中心之一。






老巴刹內部是鐵梁頂棚結構,據說是東南亞僅存的最大維多利亞式鑄鐵建築。

這 裏有必要介紹一下什麼是熟食中心。熟食中心即政府出資修建的大型飲食服務設施,往往是方形的開放式大樓(因為多無外牆和窗戶,所以沒空調只有風扇), 1~3層不等,位於居民區的中心或是商業區的附近,常常佔據了一整個街區。處於居民區的熟食中心一般還兼有超市及各種商鋪,提供各種生活服務,所以有時也 叫小販中心、鄰裏中心,通常每個政府組屋區都會有一個。熟食中心內有眾多的食物檔鋪,類似兩廣的大排擋,只不過要規劃整齊得多,還有衛生執照。大多數熟食 中心常常24小時營業,從早餐到夜宵,無所不有,許多新加坡人尤其是普通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在熟食中心解決的。而即使是高檔寫字樓的白領們,中午晚上都常常 到這裏解決肚子問題,譬如老巴刹就因臨近商業區而白領眾多。






某個小販中心裏的水果鋪,琳琅滿目



熟食中心的內部:桌子是隨便坐的,點好東西後告訴老闆你所在的桌子,食物弄好以後老闆會送過來。而人多時會多人一起共用桌面。






一家粥檔,位於牛車水的熟食中心






一個印度家庭開的咖喱鋪頭






新加坡四面環海,自然海鮮N多,這是家海鮮檔




熟 食中心的東西,不是很貴,最常見的如雞飯、粿條之類的只要2~5塊新幣一份就可以管飽了。除了物美價廉以外,我覺得新加坡的熟食中心,是“美食在民間”的 充分體現。前面提過的新加坡旅遊局的小冊子裏,就大張旗鼓地推薦遊客們到各個熟食中心去品嘗食物。其介紹的新加坡十大美食,我有六項就是在熟食中心裏嘗 的。這十大美食分別是:海南雞飯(Chicken Rice)、叻沙(Laksa)、炒粿條(Char Kway Teow)、肉骨茶(Bak Kut Teh or Pork Ribs Soup)、印度煎餅(Roti Prata)、咖喱魚頭(Curry Fish Head)、沙爹(Satay)、羅惹(Rojak)、菜粿頭(Fried carrot cake)、辣椒螃蟹(Chilli Crab)。下麵逐一介紹:

海南雞飯,可能最最出名的幾道新加坡菜之一,亦有人推之為新加坡准“國菜”。其實它和粵式的切雞飯類似,是以 嫩滑的白斬雞肉,配上雞湯、青菜、黃瓜、辣醬等為輔料,灑上麻油與生抽,最後加一碗圓潤香噴的米飯即可。海南雞飯據說由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海南移民帶到新 加坡,未料卻在異鄉大受歡迎而聲名遠揚,並成為新加坡的著名美食之一。





一家正在製作雞飯的攤檔。

叻 沙(Laksa),是一種典型的馬來與中式口味互相融合的食物,是用椰漿、辣油、咖喱、蝦球、豆幹等調製而成的米粉湯麵。它充分發揮了馬來調料和中式素材 的特點,滾燙的湯底、椰漿的濃香、海蝦的鮮、椒油的辛辣,混雜在一起,能充分調動起舌頭上的味蕾。這也是阿卜杜拉品嘗後異常喜愛的的食物。叻沙的最初創制 者據說是個娶了土生華人女子的馬來人。叻沙,亦見證了馬來人與華人的融和。





這張照片沒能拍出叻沙的神韻,蓋因太美味abdallah吃到一半才想起來要拍照。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炒粿條中的粿條一詞,來自廣東潮州,在那裏大米、紅薯等加工製成的粉狀食物被稱為粿條。炒粿條原是潮州傳統小吃,被移民們帶到新加坡。新加坡的炒粿條是用黑 醬油、大蔥、豆芽、芥藍、蝦、魚餅、雞蛋、蛤肉以及中式臘腸一起翻炒的寬扁粿條(有些類似廣東的河粉)。炒粿條還常常配上沙茶醬、蝦醬和辣醬等,味道更加 獨特鮮美。





這次又是只顧上吃,沒拍上粿條的照。不過恰好出來時碰上個正炒粿條的老伯伯,他看見我拍照,翻炒得更歡了。俺一急,快門沒調好,照片有些糊…



來說鼎鼎有名的肉骨茶,這不是茶,而是湯!即用藥材、大蒜、香料,加上排骨和肉塊慢火烹煮而成的,我覺得這和俺們廣東人褒的湯很象。食用時配以米飯、油 條、醬油拌紅椒絲,食畢,飲上一杯熱茶,愜意無比。肉骨茶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來自中國泉州,一泉州人將其配湯的秘方交給了前往新加坡的好友,後來慢 慢演變成今日的肉骨茶。而另一說是由本地的福建移民後裔原創的。早年的華人勞工,就很喜歡這種實惠的美食,因他們沒錢看醫生,喝下這藥材熬制的熱湯,即消 除疲勞,又能補充體力,維持健康。




印 度煎餅,就是常說的印度飛餅或拋餅。我以為,品嘗印度飛餅其實不單在於它的美味,而是觀賞其製作過程。印度廚師會用各種手法如揉、捏、搓、拉、扯、拋、擲 等,將一個小小麵團最後變成一個圓形的薄餅,在烤盤煎烤後,成為一色澤金黃、略帶焦香、熱氣騰騰、吹彈即破的餅子。飛餅可以加入雞蛋、洋蔥等佐料,甚至還 有沙丁魚、番茄、乳酪、霜淇淋等等,風味獨特。



咖喱魚頭。咖喱是典型的印度調料,但在印度,人們極少吃魚頭,反而是華人非常喜歡魚頭。故 二者合而為一的咖喱魚頭,應該是新加坡自創的印式制法糅合中式原料的菜肴。我是在碧山的熟食中心和同事加班後吃夜宵時品嘗的咖喱魚頭,感覺味道還行,不過 沒有傳說中那麼鮮嫩,興許是還沒碰到最好的吧。




而 沙爹(Satay)就非常出名了,不光新加坡,東南亞的許多國家都很流行。它其實是用竹簽串起,以炭火燒烤的羊肉、牛肉或雞肉串。有人會說,這和咱們新疆 或東北的烤肉串有啥區別啊。呵呵,區別就在塗抹在肉串的沙爹醬上,東南亞的沙爹醬是由花生醬、椰醬、蝦醬以及其他各種香料調成的,味道很鮮、偏甜、微辣。



羅 惹(Rojak),來自馬來語,有“大雜燴”的意思,是一種在本地非常受歡迎的餐前開胃菜和配菜。顧名思義,它的用料乃採用東南亞的各式新鮮水果和蔬菜, 如鳳梨、黃瓜、甜蘿蔔、豆芽、青蘋果、生芒果等;切成細塊後,與豆腐乾、油條、蝦片、魚片、碎花生屑等混和;最後拌入蝦醬、糖、辣椒、檸檬汁、橙汁…攪拌 後而成。這個全世界大聯和的結果,便是羅惹五味混雜,刺激強烈。說到這,可能許多mm可能會覺得這種“新加坡沙拉”應該味道不錯。但奉勸各位mm,吃這個 羅惹的時候千萬要有思想準備,因其味道實在太多太雜太怪了,酸甜苦辣,無所不有。剛剛嘗到這個味,又瞬間被別的覆蓋……老實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abdallah不大喜歡這道菜。




菜粿頭,俗稱蘿蔔糕,“菜頭”其實就是蘿蔔的俗名。菜頭粿原來是廣東潮汕地區的一種年糕,以米粉和切碎的白蘿蔔混和蒸制的糕點。新加坡人將之切成小塊,用大蒜、青菜、雞蛋煎炒至金黃色,就成為炒菜頭粿。abdallah在新加坡吃的炒菜粿頭加入了牡蠣,味道非常鮮美。



最後是辣椒/胡椒螃蟹,這可能是新加坡最出名的菜肴,也是新加坡非官方的“國菜”。做法其實不太複雜,就是將整個大螃蟹切開,連肉帶殼加上茄汁、辣椒一起拌 炒。這螃蟹產自東南的熱帶海洋,個大肉美。辣椒螃蟹後來發展出很多做法,如咖喱的、黑胡椒的,其中黑胡椒螃蟹與辣椒螃蟹齊名。下圖是咖喱辣椒螃蟹。






而這是黑胡椒螃蟹






一旁是炸蝦





除了這十大美食,新加坡還有其他很多好吃的東東。例如烏打(包在蕉葉裏的魚肉和配料以炭火烤制而成)、椰漿飯(椰漿米飯配上炸魚、雞腿、煎蛋、蔬菜等)、魚圓面、福建蝦面、馬來撈面等等……






牛車水的本地小吃






魚圓鋪






蝦餅






忘了這個叫什麼名字了。底料是麵條或米粉,然後自選各種配菜如油條、蝦丸、青菜等,很好吃。






吃飽了自然要上些甜點。新加坡的甜品很多,阿卜杜拉印象最深的是一種叫嗼嗼喳喳(Budur Cha-cha)的,名字很特別,是椰漿汁再配上番薯、芋頭等。還有個叫清湯的,其實是一種果仁、苡米調煮的糖水(我估計大概是廣東人帶來的)。另外,新 加坡的杏仁糊、紅豆糊、花生糊等都很出名。



右邊的是嗼嗼喳喳,左邊的是清湯






杏仁芝麻糊

最後,說一下新加坡的著名美食區域。美食指南上推薦了牛車水、小印度、芽籠、新加坡河、東海岸、荷蘭村、馬裏士他路、樟宜村等地,阿卜杜拉去了前面四個。

牛車水, 英文名字就叫Chinatown,顧名思義就是華人聚集的地方。至於為什麼叫牛車水,我問了一些新加坡同事,他們說是牛車拉水的意思,後來看官方的網站介 紹,居然真的如此。19世紀初,一些福建移民每天都駕牛車到此取水,久而久之便稱為牛車水了。昔日的牛車水聚集了眾多賭館、煙館、妓院、餐館和戲院,是娛 樂業和夜生活的集中地。現在則成為各種中式小商品和美食的集散地。排擋、餐館、茶館、小吃店,應有盡有。









一家羅惹製作店






牛車水的一家“美珍香”肉幹店。肉幹也是著名的新加坡美食,其實就是國內的肉脯,當然口味和製作方法不大一樣。新加坡的肉幹色澤金黃,微焦,味道鮮美甘甜,是一種很好的零食,當然也可配菜。另外由於耐放便攜,是許多東南亞華人居家旅行、出門嚼舌的必備之良品。






近幾年來自中國的移民逐漸增多,所以新加坡街頭也開始湧現國內口味的餐館。

牛車水是華人聚集地,小印度(Little India)則是印度人的據點,當然也是印度美食的中心。不過abdallah前往小印度時,已經吃飽肚子了,所以沒拍到什麼印度小吃的照片,只有下面二張。





一群印度人悠閒地坐在館子裏喝酒看電視






小嘬的錫克人(?)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23: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河兩岸,除了酒吧,還有N多餐館。






週三,我們先到河邊喝酒,這家是出名的新加坡自釀啤酒店,釀造設施好像源自德國






接著下館子吃晚飯,本地菜。至於照片上的六個人分別來自澳大利亞、香港、日本、新加坡、英國,以及俺那個同事:中國裔新加坡人,大家能否看得出來?






芽籠(Geylang),以兩大特色聞名。一是紅燈區,這個我會在後文中敍述;其二便是美食。





這家就是我們前去吃胡椒螃蟹的店,叫“無招牌”(No Signboard)






同事和我說,芽籠的粥很出名,於是我們便花了十幾新幣嘗了田雞粥






粥的對面居然是家上海的宋記香辣蟹






吃完了粥,便吃豆花去






這家店叫梧糟豆花,據說很有名






有趣的招牌:“揾到食”,粵語,意為“找到吃的了”。






甜品過後是水果,我們來到家榴櫣店






這就是兼具天使與惡魔、海水與火焰雙重特性的榴櫣

其 他幾個地方,abdallah沒能去成,只能有待明年,尤其是東海岸(East Coast),據說海鮮更好更便宜。sigh!噢對了,忘了說說新加坡的印尼菜。吃了幾天本地和馬來食品,我們需要換換口味,於是在同事推薦下來到這家自 助的印尼餐館,具體地點忘了,好像是在某個商業繁華區的附近(烏節路?萊佛士城?)。






印尼菜喜歡裝成一個個小碟,裏面是既清真又帶有東南亞風格的牛肉、豆腐、魚、蔬菜等等,別具特色,而白白的米飯則盛在木碟子裏,清香撲鼻。



最後,酒吧。由於時間太短,這次只和老闆們去了些很悠閒的酒吧,音樂強勁/mm狂多/氣氛火爆的那種就沒能去 。本來一個同事mm想帶我們去體驗一下,但末了還是沒時間。Sigh,明年吧。






著名的Long B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4-12-24 03:21 , Processed in 1.05957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