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10|回复: 5

[转贴] 画蛇添足的典型案例:诸葛亮七擒孟获很愚蠢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12-26 2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想认识那个真正的诸葛亮,就必须先搞清楚诸葛亮是怎样被神话的。《三国演义》神话诸葛亮的手法主要是编造绩效和夸张事实。

我们所熟知的“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骂死王朗”的情节,全部是无中生有的杜撰。而征南蛮和伐曹魏,历史上确有其事,但《三国演义》却对这两部分进行了夸张性的改写。$ e1 c4 e) U: f2 u& t- n

撇下那些无中生有的杜撰先不说,本章我们单分析夸张性改写的两个部分,即“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希望能以此挤去诸葛亮的绩效水分,达到客观评价诸葛亮的目的。

 “(建兴)三年春,亮率军南征,其秋悉平。”这是《三国志》关于诸葛亮平定南方的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用了四个章回的篇幅(第八十七回——第九十回)来描写诸葛亮南征的这九个月的时间。其间着重描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绩效案例。) y  O1 e5 m# K. {


读者看“七擒孟获”,可能会感觉非常过瘾,因为诸葛亮每每都把对手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最后还迫使对手不得不俯首称臣。然而,在笔者看来,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实在过于拖泥带水,甚至是一种画蛇添足。; m' U* L5 t& u4 a- g3 C  V9 B
9 M2 W7 t" [3 C* t, J6 j
  像孟获这样的反王,你对他宽大一两次也就足够显示诚意了,何必需要七次擒之?第三次抓住他,就完全可以杀了以威震蛮人。可诸葛亮倒好,不仅不思速战速决,还与孟获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抓了放,放了抓的,仿佛自己就没有别的事情似的。诸葛亮就这样很耐心地跟孟获玩了下去,一直到后来连孟获都厌烦了这种游戏才算结束。

为什么诸葛亮会没完没了地玩擒放孟获的游戏呢?这是因为他想收服人心。而马谡的话也对诸葛亮的决策起了一些作用,马谡对诸葛亮说:“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孔明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于是孔明遂令马谡为参军,即统大兵前进。

虽说“攻心为上”的策略没错,但用“七擒孟获”的方式去攻心,其成本实在太大。其实早在第一次擒住孟获后,大多数蛮人就“心服”了。那时孟获手下的元帅董荼那也曾被诸葛亮擒获,被释放后就不再想为孟获卖命。很多蛮人酋长也对董荼那说:“我等虽居蛮方,未尝敢犯中国,中国亦不曾侵我。今因孟获势力相逼,不得已而造反。想孔明神机莫测,曹操、孙权尚自惧之,何况我等蛮方乎?我等皆受其活命之恩,无可为报。今欲舍一死命,杀孟获去投孔明,以免洞中百姓涂炭之苦。”

# _
  在诸多蛮人包括孟获帐前两员亲将的帮助下,董荼那擒获孟获,献给诸葛亮。这说明孟获在蛮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一落千丈,即使在“二擒孟获”的时候就杀了孟获,蛮人之乱也会平息的。遗憾的是,诸葛亮并没有看清形势,又一次释放了孟获,导致孟获向董荼那疯狂报复:用计把董荼那和另一个元帅阿会喃诓去,令刀斧手砍了这二人,并残忍地弃尸于山涧。; j- A( L2 a' S( o# D+ [5 [
3 ^1 R; N& t/ {: X% _" ?* ?' k
  两名起义的元帅被孟获杀害,致使很多蛮人不得不重新听从孟获的调遣,原本处于崩溃边缘的孟获集团又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后来,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首领杨锋率自己的两名儿子抓获孟获,押赴诸葛亮营中,诸葛亮同样还是放了孟获。: P" W0 g# y8 J8 Y5 Y


孟获在军事方面虽然是个业余级选手,但一次次被抓使得他越来越狡猾。诸葛亮的仗也越来越难打。由于诸葛亮总是把被投诚者绑送来的孟获放走,导致别人再也不敢“弃暗投明”,于是他的“心战”策略开始失效。万般无奈之下,诸葛亮使用了火攻,烧死了孟获借来的3万名乌戈国藤甲兵。这下子才吓倒了孟获,表示以后再也不敢造反了。其实,若诸葛亮能早点干掉孟获,也不至于下此凶残手段。

就这样,原先打算以“心战”征服蛮人的诸葛亮,到头来还是用“兵战”解决了问题。) K' g% f% g) v
2 R1 k7 t. r, U& ]& B. j8 N; \3 u7 G
  即使是“七擒孟获”后,蜀国的南方少数民族地界也并未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从此平安无事了,蛮夷叛乱仍然时有发生。《三国志》记载: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由此看来,诸葛亮的“心战”策略算是完全落空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还不如第一次就消灭孟获呢。


 成语“画蛇添足”来自于一个有名的典故:据说楚国有几个人为了争喝一杯酒,决定比赛画蛇,先画完者可喝此酒。其中一人先画好了一条蛇。他拿起酒杯正想喝,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完,便得意忘形地说:“看这条蛇没有脚,让我给它添上几只。”正当他在给蛇添足时,另一个人从他手里夺了酒杯,大声说:“蛇本无足,你画的根本不是蛇?”说罢,举杯一口饮尽。

诸葛亮的“心战”之术如同画蛇,第一次擒住孟获就已“画蛇”成功,但他却不断放了孟获然后再重新去抓,相当于画蛇添足。导致的结果是,南征不再是“心战”,而变成了烧死三万藤甲兵的残酷“兵战”。

楚国人的“画蛇添足”被人作为笑柄,但诸葛亮的“画蛇添足”却成为一种美谈,所以中国人骨子里面还是改不了画蛇添足的毛病。6 w. `& b* Z' g
7 C! s& Q- l2 H: p  V
  拿当今中国文艺界的演唱会来说,不论什么样的唱法,总喜欢弄进去些伴舞表演。看过春节晚会的人恐怕不会忘记,几乎每个歌唱节目都有伴舞表演。由于缺乏配合,伴舞的动作设计根本就不符合歌曲演唱的内容,甚至有些伴舞反倒喧宾夺主,让观众搞不清出这到底还算不算是歌唱节目。- Q& H/ Z1 s& S+ S+ n2 B
1 ~1 i  |& k8 u1 ]$ }1 ~
  中国的电影人也喜欢画蛇添足,而激情戏便是“蛇足”,不论是不是符合剧情的发展逻辑,导演们总要硬塞进去一些激情戏。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就曾被人批评有画蛇添足之嫌,特别是章子怡扮演的女主角动不动就被男主角按倒在地上,明显是为了刺激感官,而并非是出于剧情之需要。  p# r) v6 T# r6 C. o$ q,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7 0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评述。。。有点~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7-12-27 1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自己想出的成语当然要突出他了
白虎这点都不明白:lol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7 2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P

说真滴~~写这篇文章的人本身就很 “蛇足”
前面三段写的不错撒,后面嘛就不好说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8 22: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与史实是两码事:D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7-12-29 15: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准史实是孔明跑那儿打了7次才打下来的,然后为了掩饰,就告诉所有人是攻心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5-1-20 19:59 , Processed in 1.05957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