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618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14|回复: 3

[转贴] 美国人最羡慕中国人什么?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4 18: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觉得美国人应该向中国人学习什么?”我刚到美国时,对中国感兴趣的牧师Paul曾经问我这个 问题。正当我绞尽脑汁寻找“最佳”答案时,Paul感叹道:“你们中国人对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子孙在一起,其乐融融,令我们很羡慕!”

在国内时,我就听人说过,“美国是儿童的乐园、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场”,但对牧师Paul的感慨还是感到有些意外。尊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难道美国人不尊老?


我开始留心美国社会中的老年人。


老人很少和子女一起出现


和中国不同,美国老年人基本上是独来独往,即便已是七八十岁高龄,也是自己开车去购物。偶尔能看到老夫老妻搀扶着走在街上,但很少看到老年人和子女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当然,年轻人见到老年人,多半会打声招呼,或为老人开门、让道。


我到过10多户美国人家做客,家里多数只有一对夫妻,孩子大了都不和他们一起住。许多美国人到了18岁,宁愿家里空着大房间,也要到外面去租房子住。我的朋友Randy有5个儿子,但目前家里只有最小的两个男孩和他们夫妻俩在一起,已经长大的3个儿子,虽然都在本地工作或上学,也没有结婚,但先后都搬到外头去住。


我太太在医院上班时,认识了一位患晚期肺癌的白人老太太。她丈夫早年去世,出院后,她孤身一人住在家里。老太太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回来陪母亲几天就又走了。平时,教会的热心人轮流去看望老太太。当然,像这样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的老人,可以选择去老人院,但据说那里费用很高。


“我只希望他们经常回来看我”


我当志愿者时,认识了一位叫Maurg的老人,他听说我对美国老年人的生活感兴趣,便邀请我到他家,以便参观老年社区。


这个由宗教组织创办的老年社区规模很大,有百来座小别墅、一座3层的大型老年公寓和一座老人保健中心。年近八旬的Maurg和太太住在其中的一幢别墅里。Maurg告诉我,这是社区专门出租给没有房子的退休老人住的,每月的房租是600多美元,比社会上的租金便宜将近一半。但签约时,租房者必须先缴纳一笔9万美元左右的“入住金”(主要用于房屋的维护),退租时可返还其中的95%。Maurg夫妇惟一的女儿在外地工作,每年都会带着儿女回来和老人团聚。Maurg 十分喜爱他的第三代,特地向我展示了印在挂历上的外孙和女友的浪漫合影。


接着,Maurg领我去老年公寓参观。这里有不同规格的套间供老人选择,公共活动区内,餐厅、礼品屋、图书馆、活动室、教堂等一应俱全。Maurg说,住在这里的多半是单身老人。和Maurg熟识的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让我参观了她那50平方米左右的套间——厨房、卧室、客厅、卫生间各一个,每月租金2179美元,仅含水电、有线电视、班车等费用,不包括三餐。


这比社会上的租金高出好几倍。我问老太太,为何选择住在这里。她说,住在这里有两大好处:一是和老人们住在一起,比较热闹;二是这里提供24小时紧急服务,万一有事,也有人照应。我试探着问:“这么大一笔钱,是不是需要孩子们支付?”老太太坦率地回答:“我自己有退休金,还有一些理财的收入,应该够用。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我不想要他们的钱,只希望他们能经常回来看我。”
给老年人的“特殊服务”


在老人保健中心,我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情形。这里的房间都是单间,像宾馆那样,有的房间里还摆着两张床。居住在这里的基本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不少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专人24小时护理。这里的费用高得惊人,每天的房费在149 美元到164美元之间。我问一位社会工作者:“这么高的费用,老人长期住得起吗?”她回答说,这些老人入住时先要交一大笔钱,等到快花光时,中心会和老人的家属联系,如果实在有困难,工作人员也会帮忙申请政府补助。她还说,老人最大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寂寞,所以中心经常邀请老人的家属来探望。


在老年社区里,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很多“人性化”的服务:老年公寓允许老人养宠物;图书馆内,安装了可放大书本文字的设备,便于老人阅读;老年公寓内居然还有儿童活动室,那是为来看望老人的孩子们准备的;在老年公寓走道的转角处,装有扩大视野的凹凸镜,避免发生碰撞。一对准备出门的夫妇,挂着老年社区统一印制的胸牌,他们说:“即使走丢了,别人也会根据胸牌上的地址把我们送回来。”


尽管美国有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年人在情感上与后代失去联系,感到无助、孤独,享受不到天伦之乐。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子孙满堂,这点很令美国老年人羡慕。


中美两国老人的晚景截然不同,是文化差异使然。许多中国家长心甘情愿地为孩子牺牲一切,因而希望孩子长大后对自己孝顺。美国人则认为,培养孩子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自我牺牲”;孩子的回报不是反哺父母,而是努力使自己成才。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1-25 10: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 文化差异推托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7 17: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7 19: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有什么羡慕的  难道特们不是这样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治模拟精品屋 ( 沪ICP备15012945号-1 )

GMT+8, 2024-11-18 20:47 , Processed in 1.06152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